第二百九十三章 玛雅文明(四)

亚历山大四世 季敏杰 2429 字 1个月前

此时的玛雅人约有100多万人,主要分布在尤卡坦半岛的中部和南部谷底,其他零散地分布在伯利兹、洪都拉斯南部及塔瓦斯科和恰帕斯的一部分、危地马拉高地、恰帕斯和萨尔瓦多的最南端。他们从事农耕、兴建巨大的石头建筑和金字塔神殿、冶炼金和铜,金字塔建造数量也还不多。

在公元292年之前,中美各群体形成共同文化,农业发展,开始定居生活,从事刀耕火种农业,种植玉米(主食)、菜豆、南瓜和块根植物,饲养火鸡和狗等。在之后的古典期(公元292—900),才开始有象形文字、历法、石碑、庙宇等,并发明了20进位制,在数学、天文学方面有较高成就。在制陶、雕塑、绘画上也是造诣极深,采用拱形建筑(梯形金字塔、宫殿、拱门等)。

古代文明中心有蒂卡尔(在危地马拉佩腾省)、帕伦克(在墨西哥的恰帕斯)和科潘(在洪都拉斯)。中部地区有大规模发展,出现神权政治,晚期北方文化发展并达到鼎盛时期,建立若干奴隶制城邦,产生社会等级,分贵族(包括祭司、统治官吏、军事首领和商人)和平民(包括工匠、农民和奴隶)。实行分权治理,酋长管辖几个中心,农村居民组成公社,保存氏族制度的许多残余。行自然崇拜,尤其崇拜“太阳神”和“雨神”,以守护神“伊察姆纳”为最高神灵。现代玛雅人分布很广,具有共同的社会文化特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后古典期(公元900—1527),在其前期(公元900—1250),南部和北部出现文化变革,托尔特克人到达中部高原并实行政治统治,将其宗教、礼仪、习俗强加于玛雅人,建立玛雅城,由科科梅家族进行统治;在北部地区,玛雅文化和托尔特克文化融合,产生着名的玛雅潘文明。

在后期(1250—1527),玛雅中心相继遗弃,政治解体,出现一些小城镇相互斗争。1519年西班牙殖民军将领科尔特斯征服了尤卡坦和危地马拉,塔亚斯卡尔的伊察人由于地处偏远和反抗西班牙殖民者,长期保持自治,直至1627年整个玛雅地区被征服。

作为中美洲最着名古文明之一的玛雅文明,与特奥蒂瓦坎城有着紧密联系。玛雅人在建筑和数学方面有着极大的贡献。大约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900年期间,玛雅文明在现代墨西哥、伯利兹、洪都拉斯和危地马拉一带蓬勃发展。玛雅人完善了奥尔梅克人创造的历法和象形文字,并发明了一种可书写的数学体系,主要用于记录粮食产量、人口数量,及辅助贸易算数。

因依赖于原始农业,玛雅人的生活区域被农场包围,他们沿着主要的贸易路线修建了数以百计的城邦,包括科潘、蒂卡尔和奇琴伊察等,以及庙宇、神像、金字塔和天文观测台。在没有铁制工具的辅助下,建造了如此多的宏伟建筑,说明当时的建筑水平已经相当高超。

但是,由于贫瘠的土壤和持续了近两个世纪之久的干旱,玛雅文明在公元900年左右开始衰落,玛雅人不得不抛弃这个庞大的人口中心城市,繁荣一时的玛雅文明从此一蹶不振。

16世纪20年代,即1520年左右,当西班牙人来到这片土地时,玛雅人已经变得弱势,几乎没有组织机构或抵抗能力。不过,西班牙人却发现了有关玛雅人历史的象形文字,这些文字被记录在称之为法典的折页书中。1562年,因为担心改信基督教的玛雅人会反悔,恢复他们原本的传统宗教习俗,基督教主教-迭戈·德·兰达,搜集了所有玛雅法典,并付之一炬。以至于最后仅能找到少量幸存的玛雅法典,而玛雅文字基本成了死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