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渴求技术不假,但是在初期咱们并没有达到无条件渴求的地步。咱们需要彩色电视机,但是不一定非得是那种高标准、世界一流水平的彩色电视机。”
“再有的一点,咱们的同志们有信心。能够通过对现有技术的吸收,然后把这个技术给吃透,化为己用。”
“这样呢,就能够生产出符合当下所需的彩色电视机。同时呢,还能够积累资金为下一代的技术研发做准备。”
“方叔,所以说啊,这个事情并不是那么好界定的。里边涉及的利益与变量太多了,也没有一个能够衡量的公式。”
方济安点了点头,陈三两说的这些话,他已经听懂了。
核心就是两个点,渴求技术但是不能盲目。要不然胡乱的引进,将来未必有多大的用处。
另一个就是引进技术仅仅是第一步,如何把这些技术掌握、研究出新的技术才是关键。
要不然你引进了技术,按照三五年的时间预估能够掌握这项技术。可是实际上呢?却需要十几年的时间才能够掌握,那么这多出来的市场就是白给人家的了。
反之也是如此,你预估要用好些年,实际上三两年的就掌握了,那也相当于吃亏了,花了大价钱。
这里边涉及的因素确实是非常多的,就需要对每一项技术的引进,都要仔细考量与评判。
就包括省里正在弄的大汽车产业也是如此,要想快速发展,肯定是需要从国外引进技术的。
那么这些技术应该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呢?这就是一个精细的活啊。
“方叔,也别有那么大的负担。”陈三两接着说道。
“其实吃亏占便宜的,有时候也是真的没法去衡量。关键呢,是要看你能够从对方身上获得啥。”
“我们生产队的养猪厂,目前仍有很多社员给我们送半大的猪。难道他们不知道我们养完了也会赚钱吗?”
“他们当然知道,但是他们不会去在意。因为我们后续的投资多,他们的投资周期短,能够快速见到回头钱,一年下来也是不少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