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画纸被整个展开,并且呈现在众人眼前,只见上面有鼻子有眼的,画着考生们的体态与神情。
特别是近处的人物,几乎各个都抓准了要点,而且还把考生和记者脸上,那股“不以为然”的神态,精妙的用笔锋点了出来。
看得现场两百位考生,还有随行的媒体记者们,心情一下子复杂起来!有着惊艳,有着讶异,还有着一丝无地自容的羞愧……
“我去!一个七、八岁大的小孩子,都能把国画,画得这么好嘛?这叫我三十而立的大人,情何以堪呐!”
“居然看走眼了!这群小娃娃真的是村里的留守儿童吗?单单那个叫子语的小孩,就画得一手好画,这种实力放在同龄人里,还不随随便便拿冠军?”
“好家伙啊,好家伙!我算是看出来了,这些小孩子,他们应该都是子夜先生教导出来的吧?这可真是名师出高徒啊!小小年纪就能有如此成就,那他们长大了还得了?”
……
现场众人,在看到子语的速写画后,纷纷意识到他们不该带有“轻视”。
不能光看对方年龄小,就觉得自己吃的盐,比他们吃的饭还多。
再加上子语的画中,将他们脸上的不以为然,很巧妙的点了出来。这就好比一群大人,走在路上耀武扬威,忽然被地方的一位小孩,出手打脸一样……感觉火辣辣的……
于是乎,众人收起之前的轻视,开始认认真真的选择他们的考官。
比如,排在队伍最前方的男青年,二十多岁出头,有着极好的文学素养。他选择了一位手里拿着书卷的男娃,作为他本轮的主考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你好!小先生,我们开始吧!”青年带着礼貌的说道。
男娃听后,郑重其事的点了点头。别看他年龄小,嘴上连毛都还没长出来。但办起事来,可不含糊,当场就问了男青年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你好,请你以《经义》为题,以《四书五经》取题,论家、国之事。”
男娃用他稚嫩的童声,问出一个令在场众人,都感到窒息的问题。直接把跟前的男青年,给问得楞在当场,脑子里面一片空白!
“啊???《经义》为题?《四书五经》取题?这我该怎么回答啊?”
男青年不由得感到一阵绝望。《经义》他是知道的,《四书五经》也有所了解。但偏偏把这些组合起来,他就弄不懂了。
包括现场的不少考生,也都对男娃的问题,感到一筹莫展。只有少数几位略有研究的人士,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有记者媒体,悄悄来到李子夜跟前,然后问道,“子夜先生,刚才的这个问题,会不会太……太难了一点啊?我们都没听明白题目的意思……”
李子夜听后,淡淡的摇了摇头说道,“其实刚才的考题,已经是简化过的了。原题会更难,是要求以《经义》为题,从《四书五经》取题,按‘制艺时文’来叙述家、国之事。”
李子夜音色淡淡的说着,当他把话说完,只见跟前的媒体记者们,一个个更加听不懂了……
本来那什么‘为题’,‘取题’的,就已经非常陌生。现在又来个‘制艺时文’,这都哪跟哪儿呀!
李子夜所说的‘制艺时文’,其实还有另一个名字,那就是古代科举的八股文。
它是明朝、清朝,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八股文章就“四书五经“取题,内容必须用古人的语气,绝对不允许自由发挥。而句子的长短、字的繁简、声调的高低等也都要相对成文,字数也有限制。
所谓八股文,顾名思义就是指文章的八个部分。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
后四个部分,每部分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起来共八股。
旧时科举,八股文还要用孔子、孟子的口气说话,四副对子平仄对仗,不能用风花雪月的典故亵渎圣人,每篇文章包括从起股到束股四个部分……
所以李子夜说,刚才的考题已经简化很多了。如果按原题的八股文格式作答,估计现场的考生里,能有五个回答出来,就已经很不错了。
关键像“家、国之事”这类论题,如果放在明代,那估计考考举人都难……顶多拿来考“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