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夜在传承中学到的《洛神赋图》,其精髓自然是跟顾恺之本人学习的。经过领悟和融汇,李子夜悟出了属于他的版本。跳出了单纯的模仿范畴。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用的是设色绢本。设色是与水墨画区分的“设有颜色的彩墨”,而绢本则以绢布作为画纸,在上面进行作画。
由于现场没那么完善的条件,只见四合院的女主人,为李子夜找来一长卷宣纸,而后缓缓摊开。
李子夜从画卷右端开始,着色下笔,用他细腻而有韵味的笔触,描绘出他心中的《洛神赋》。
画卷的第一段,描绘的是黄昏时分,曹植率领众随从由京城返回封地,经过洛水之滨时停驻休息。
然而这时,平静的水面上,一位风姿绝世、含情脉脉的女子,衣带飘逸、神态从容的凌波在江上。那位白衣女子不是别人,正是刚刚下凡的洛神。
柳岸边,曹植身体微微前倾,伸出双手拦住众随从,怕他们的无礼,触怒了面前的这位天仙。而曹植则目光敬畏的注视着前方,不敢与水面上的洛神对视。哪怕他心里再想看,也绝不能跨越雷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古代,视线直勾勾的看人,是一种不礼貌的表现。特别是对窈窕淑女,甚至对方还是一位下凡的天仙。目光直视就更不礼貌了。
李子夜巧妙地通过这一瞬间场景,形象而生动地表现出曹植,在见到洛神之后的敬畏之情。
虽然洛神有着仙女的面容和气质,但身为凡人的他,不敢有任何一丝亵-渎。以免招来杀身之祸……
李子夜一笔一划的在宣纸上作画。不远处的女主人和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全都安静的看着,眼神中满是欣赏。
正所谓,“台上一天工,台下十年功。”
李子夜的绘画手法,行云流水,收发自然。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多人都不敢相信,这《洛神赋图》第一卷内容,居然是他在短短时间内,就绘制而成的。
“我勒个去!子夜先生也太厉害了吧?都不需要打草稿,直接提笔就画出来了?他这是什么神仙画法呀?感觉没个十年沉淀,都不敢这么下笔!”
“是啊,真佩服像子夜老师这样的神人,连国画都能信手拈来!不像我,花钱去报了个画画班,最后连水彩画都没怎么学好……”
工作人员们,窃窃私语的议论着。她们是在李子夜画完第一卷后,才忍不住开始讨论的。并没影响到李老师的发挥。
站在一旁的女主人,她平时对水墨画和彩墨画,也略有研究。只见她神情专注的望着画卷,眼神里浮现出一丝崇拜。
“今天有幸,终于在现场,见到子夜先生画彩墨画了!不得不说,李先生的这幅《洛神赋图》,跟故宫里展出的那两件,很不一样呀!那两件虽是文物,但后人的模仿痕迹有些重。”
“而李先生的彩墨画,感觉已经自成一派了呀!不说跟顾恺之先生的原画比较,因为咱们也没见过。就说跟那些临摹的版本相比,显然意境和手法,都有韵味许多……”
虽然女主人的想法和观点,只能代表一家之言。但也能从中看出来,李子夜国画的水平,以及他对《洛神赋》的理解和抒发。
当第一卷画卷,绘制完成后,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小心翼翼的把画卷收起。然后拿给舞者小姐姐们观摩。
原本在各自房间,抓不着思绪的舞者们,在见到李子夜的画作后,纷纷眼前一亮的似乎得到灵感。
人类毕竟都是视觉动物,与其读书一百遍。不如一张传神的画作,来的更有效果。
关键李子夜,画出第一卷的所用时间,不过短短的半小时左右。这样的效率,把小姐姐们惊讶得不轻!
明明画卷在这边,刚看完没多久,众人还在为此思如泉涌的时候。李子夜的第二卷《洛神赋图》,又传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