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在苏培盛的劝说下便放下了纸笔,洗漱完以后便睡下了,睡醒了以后才继续开始写折子。
经过胤禛不停的修改以后,折子终于是写完了,写完以后,胤禛便在第二日将折子递到了康熙手中。康熙细细的看过了胤禛的折子以后,便对胤禛道:“老四啊,这问当地的富户募捐此事可有把握。”
胤禛想了想道:“回皇阿玛的话,此事儿臣其实并没有百分百的把握,只能说有七成把握。”
康熙点了点头,道:“七成也好,此事朕准了,到时候你把认捐最多的几户人家的具体消息写成折子报到朕这里来,到时候圣旨朕亲自写。”
胤禛闻言赶忙道:“儿臣替那些百姓多谢皇阿玛的恩典了。”
圣旨由康熙亲自书写,这可不正是天大的恩典了嘛,毕竟在康熙朝,圣旨的书写一般是由康熙口头下令了以后,再由专门的书写人员来完成哦。这些书写人员通常包括内阁学士、翰林院的官员等,他们的书法造诣和文化素养都很高,能够确保圣旨的书写规范、庄重、威严。
所以,虽然在京中的那些个达官贵胄家中虽然有许许多多的圣旨,但是其实没有几个人家中有由康熙亲自书写的圣旨。
现在康熙居然说,若是事成那胤禛折子中提到的那两封圣旨由他自己来书写,这不正是天大的恩典嘛。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出点钱财就可以得到康熙的墨宝。
胤禛谢恩了以后,康熙挥了挥手,道:“行了,也没有其他的事情了,你回去好好准备吧。准备好了便按时出发吧。”
胤禛听了康熙这话以后,便赶忙打了个千以后,道:“儿臣告退。”说完以后便退出了乾清宫出宫去了。
时间很快就到了胤禛出发的日子,因着胤禛是去赈灾,因此并没有带后院的人。众人都穿戴整齐以后站在府门口给胤禛送行。
时辰一到,胤禛便上马挥了挥手,道:“你们都回吧,爷走了。”说完以后便打马走了。
到了城门口,胤祥已经在城门口等着胤禛了。至于赈灾需要的银两和粮食已经准备好了一半,先由胤禛和胤祥带走。剩下的再有胤禔和胤祯护送着运过去,当然胤禔和胤祯护送的除了银两和粮食还有修河堤需要用到的水泥。
胤禛出京以后,乌云娜便吩咐雍郡王府闭门谢客。除了采买的人,其他人一律不准出府,出府采买的人进出也是盘查了又盘查的。
乌云娜知道历史上就是这一年,康熙发现了国库已经被底下的蛀虫们都借空了的事情,在朝堂上发了一通火,先是令老八追缴欠银,因着老八不想得罪朝臣,便没有行动。直到胤禛赈灾回来后,又将这事交给了胤禛,但因着胤禛在追缴欠银的时候没有分个轻重导致了朝臣们怨声载道,为此受到了康熙的斥责,连在赈灾过程中立了功都没有得到该有的奖赏。
在胤禛出京以后,乌云娜便开始在心中盘算着这追缴欠银的事情了。乌云娜知道,这次康熙将这事交给了太子和老八一起干,老八作为臣子和弟弟自然是要以太子为先的。
自从索额图没了太子本就势弱了,肯定不会为了这事再去得罪朝臣了,太子若是无作为,老八也不太好有太大的作为。乌云娜估摸着这事到最后估计还是会落在胤禛头上。乌云娜得好好的谋划一下该如何才能让好好的收回欠款并且不再落人口舌了。
就在乌云娜在为追缴欠银的事情仔细筹谋的时候,胤禛和胤祥带着第一批的物资到了这次水灾受灾最严重的地方。
两人到了灾区,看到的就是一片一片的汪洋,地势较低的地区已经被洪水给淹没了。昔日繁华的村庄已沦为泽国。
当地的官员们正深一脚浅一脚的穿梭在废墟之间,他们一边安抚受灾百姓,一边组织人手进行救援。有的忙着搭建临时住所,为无处安身的百姓提供避难之所;有的则忙着分发粮食与药品,以解百姓燃眉之急。
当地的官员看到胤禛和胤祥,赶忙上前打千请安,胤禛见几人的动作,摆了摆手,道:“不要行礼了,该干嘛干嘛去,留下一个人在这就行。”
“是。”几个当地的官员便依旧各自去忙了,就留下了官位最高的一人等候两人问询情况。而胤禛这边则开始问询那个留下来的官员,道:“贾大人,这边的情况如何了?”
那个贾大人忙道:“回两位爷的话,我们这里除了地势比较高的几个村庄,其余地方基本都被淹掉了,现在洪水已经渐渐退去了,地势稍高的地方已经都慢慢的露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