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梁王逼宫失败,高贵太妃自尽,皇上清算逆党

他早已被死亡的恐惧彻底击垮,语无伦次地喃喃着:“我不想死,我不想死…… 皇上,求求您,看在往日的情分上,饶了我吧……” 那副丑态,与曾经朝堂上颐指气使的他判若两人。

“来人,将梁王削去王爵,贬为庶人,终身囚禁于天牢,让他在暗无天日中忏悔自己的罪行!” 皇上大手一挥,下达了判决。

“至于郑国公,革去爵位,抄家流放,其家族子弟,三代不得入朝为官,!” 皇上的声音字字冰冷。

“康乐侯,罪大恶极,祸乱朝堂,挟持太后,处以斩立决,即刻行刑!其子贬为庶人,流放三千里!女眷充为官婢!” 皇上的话语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三人听闻判决,顿时脸色死灰。

康乐侯更是吓得大小便失禁,浑身颤抖如筛糠,嘴里不停地喊着 :“我不想死,我不想死……”

而梁王和郑国公也面如土色,眼神空洞,仿佛失去了所有的生气。

大殿内,气氛压抑得让人窒息,文武百官噤若寒蝉,不敢发出一丝声响。

他们看着曾经在朝堂上翻云覆雨的三人,如今落得这般凄惨下场,心中皆是百感交集。

皇上端坐在龙椅之上,神色冷峻,目光如炬,扫视着殿下众人,威严的气场让整个大殿都沉浸在一片肃杀之中,这场叛乱的余波,也在这凝重的氛围中逐渐消散 。

天色阴沉,铅云低垂,仿佛也在为这一场变故默哀。

高贵太妃的灵柩在肃穆的队伍簇拥下,缓缓朝着皇陵前行。

送葬的队伍里,无一人着素白丧服。

踏入皇陵,四周静谧得可怕,只有灵柩拖动的沉闷声响。

石棺早已备好,高贵太妃的尸体被小心翼翼地放入其中。

她面容安详,却掩盖不住生前的那一场惊涛骇浪。

随着棺盖缓缓合上,一声沉闷的巨响在空旷的皇陵内回荡,仿佛是对她跌宕一生的最后注脚,也为这场皇室纷争暂时画上了休止符。

与此同时,梁王府外,官兵林立,将府邸围得水泄不通。

随着一声令下,抄家行动开始。官兵们如潮水般涌入,府内顿时鸡飞狗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曾经繁华的梁王府,瞬间陷入一片混乱与狼藉。

梁王妃站在王府后院,眼神空洞而绝望。

她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的怨恨如野草般疯长。

她先是提剑闯入妾室的住处,那平日里争风吃醋的女子,此刻在她的剑下瑟瑟发抖。

梁王妃的手没有丝毫颤抖,挥剑间,鲜血四溅,凄厉的惨叫划破长空,却被王府外的喧嚣迅速淹没。

解决完妾室,梁王妃回到自己的房间,她坐在梳妆台前,平静地梳理着自己的头发,眼神中透着决绝。

她拿起早已准备好的毒药,手微微颤抖,仰头一饮而尽。

片刻后,她缓缓倒下,嘴角挂着一丝解脱的笑意,结束了这场因权力而起的悲剧人生。

而在宫中,梁王的几个儿女被带到了皇上面前。

他们年纪尚小,满脸惊恐,浑身颤抖。

灵韵县主作为大公主的伴读,平日里与大公主感情深厚。

大公主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泪流满面地求情:“父皇,灵韵县主一直乖巧懂事,从未参与过这些事,求您饶她一命,保留她的封位吧。” 皇上看着女儿,又看看灵韵县主那可怜的模样,心中一阵不忍,最终微微点头。

至于灵韵县主的弟妹们,虽逃过一死,却也没能逃脱命运的惩罚。

他们和梁王一样,被贬为庶人。

曾经的金枝玉叶,瞬间沦为平民,且永远不能再回都城,只能沦落在异乡,受苦受难。

而郑国公府外,也是一片混乱。

官兵们吆喝着,将府中的家眷、奴仆驱赶到一处。

曾经门庭若市、显赫数十年的郑国公府,如今牌匾被摘下,扔在一旁的尘土中,无人问津。

郑国公府的爵位被削,整个家族被流放。

郑国公府本就人丁稀少,如今都被绳索捆绑,排成一列,脚步踉跄,在官兵的驱赶下,一步一步走去。

而在锦园之中,郑嫔得知郑坚谋反、郑国公府削爵流放的消息后也不敢相信。

“你说什么?这不是真的!” 郑嫔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难以置信,声音尖锐得有些刺耳。

甘春吓得扑通一声跪下,低着头不敢说话。

郑嫔只觉眼前一黑,身体晃了晃,差点摔倒。

她强撑着身子,跌跌撞撞地走到床边,瘫倒在床上。泪水不受控制地涌出,打湿了被褥。

她想起郑国公府曾经的繁华,如今却一夕之间化为乌有。

“为什么…… 为什么会这样……” 郑嫔喃喃自语,心中的悲痛如汹涌的潮水,将她彻底淹没。

她的呼吸越来越急促,胸口像是被一块巨石压着,喘不过气来。

突然,她猛地坐起身,张嘴喷出一口鲜血,血溅在床单上,触目惊心。

甘春见状,吓得大声尖叫:“来人啊,快来人啊!” 可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郑嫔的身体缓缓倒下,双眼圆睁,死不瞑目。

她到死也无法接受家族的覆灭,这份哀伤,成了她生命的最后注脚。

好不容易在建章宫见到了皇上,瑾昭容双膝跪地,声音急切却又不失恭敬:“皇上,嫔妾有一事相求。”

皇上抬眸,神色中带着几分疲惫与探究,示意她起身说话。

“皇上,臣妾的妹妹方柔,嫁与康乐侯次子为妻。如今康乐侯犯下谋逆大罪,臣妾恳请皇上恩准妹妹与他和离,莫要让永安侯家受此牵连。” 瑾昭容言辞恳切,眼中满是担忧。

皇上沉吟片刻,心中权衡利弊,终是微微点头:“既如此,朕便准了这和离之事,下旨让礼部尽快办理。”

瑾昭容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与感激,连忙再次跪地谢恩:“皇上圣明,嫔妾代妹妹及永安侯府上下,叩谢皇恩。”

与此同时,安平大长公主也在为玉檀县主的事忧心忡忡。

她径直前往建章宫,面见皇上,刚一进门,便开门见山地说道:“皇上,玉檀那丫头,嫁入康乐侯府本就受尽委屈,如今这府里出了这等大逆不道之事,断不能让她再深陷其中。哀家恳请皇上,给她与康乐侯世子的和离书。”

皇上看着安平大长公主焦急的模样,无奈地叹了口气:“大长公主放心,朕定会妥善处理此事。” 很快,和离的旨意便传了下去。

然而,当玉檀县主得知和离之事后,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震惊的决定。

她找到安平大长公主,眼中满是坚定:“母亲,我要随他一起流放。”

“你说什么?” 安平大长公主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这傻孩子,他可是谋逆叛臣之子,你随他去流放,这一辈子就毁了!”

玉檀县主却只是摇头,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母亲,他虽犯下大错,但夫妻一场,我不能在他落难时弃他而去。”

安平大长公主又气又急,却怎么也劝不动她。

回到府中,安平大长公主越想越气,胸口一阵憋闷,竟当场晕了过去。

待太医赶来诊治,只说是急火攻心,需好好调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玉檀县主得知母亲病倒,心中满是愧疚,却依旧没有改变主意。

她收拾好行囊,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流放之路,而瑾昭容的妹妹方柔,在拿到和离书后,回到了永安侯家。

方柔泪如雨下,声音带着哭腔,断断续续地说道:“在康乐侯府,多是玉檀县主照顾我,她实在是个好人。若不是她得知了女儿中了毒,她吃下一样的药,引得安平大长公主注意,父亲又怎有机会得知女儿的苦处!她如今还要同她夫君一起流放,女儿自问做不到,只是感佩玉檀县主,待他们明日启程,女儿想去送送他们。”

方柔的泪水如断了线的珠子般滚落,她的身子因激动而微微颤抖,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在康乐侯府中与玉檀县主相处的点滴。

玉檀县主的善良、仗义,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如同黑暗中的明灯,给了她莫大的慰藉。

如今玉檀县主执意要陪着夫君流放,这份深情与担当,让方柔深感敬佩,同时又满心不舍。

永安侯坐在椅子上,面色凝重,他眉头紧锁,目光凝视着地面,陷入了沉思。

良久,他缓缓抬起头,看着女儿满是泪痕的脸,心中五味杂陈。

他深知玉檀县主的为人,也明白女儿对她的感激与情谊。

沉默片刻后,永安侯终于微微点了点头,声音低沉而沙哑:“去吧,去送送她,也算是了却一份情谊。只是,你要记住,往后的日子,要好好过,莫要再卷入这些是非之中。”

方柔听闻父亲应允,眼中闪过一丝感激与欣慰,她连忙跪地磕头:“多谢父亲,女儿记住了。” 说罢,她起身退下,准备着明日送别玉檀县主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