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名儒文斗

刚一落座,孙韶华眉毛皱成一团,忍不住道:“不是,难道你就不担心吗?这可是王恒之啊?”

宋群青不会是疯了吧?王恒之都明晃晃直言抨击批判了报社和剧院了,他居然一点反应也没有?

“担心并不能解决问题。”宋群青微微一笑,“而且我知道迟早会有这么一天、会有这么一人,只是没想到竟是王老当这一人。”

报社本就在争夺那些文人的话语权,以往文人的名声宣扬渠道都掌握在他们手中。

比如要参加他们的诗会或者其他聚会,在聚会上一展才华,才有可能传出声名。

可以说,让谁扬名的权力掌握在他们手中。

但随着日报的出现,以往一些名不见经传的读书人若是在日报上刊登了自己的文章,他的名声不能说是家喻户晓,但也能算得上小有名气。

读书人的声名可关乎着科举最后的成绩,不少身后无靠山和背景的读书人见有这一条渠道,纷纷向报社投稿。

而报社也只以文章优劣为标准进行筛选,让不少真正才华的读书人得以成名。

也正是因为这样,日报如今才不缺优秀文章。

如此一来,这让人扬名的权力则逐渐由世家大族让渡给了报社,原先掌握此等权力的世家大族又怎么可能会甘心?

他们可凭借着这个权力笼络了不少优秀人才为他们世族当牛做马,失去了这个权力就意味着能够笼络的人才会逐渐变少。

而缺少优秀人才支持的世族,又怎么可能同先前一般一呼百应呢?

所以不谈旁的,光凭这一条,他们就迟早会对报社下手。

至于如何下手,那还用说吗?

自然是拿出他们世家最为拿手的文斗,派出几个家族顶尖的名儒学者去跟报社舌辩。

这些名儒名扬天下,是无数学子尊崇之人,他们一举手高呼,附和者则会如过江之鲫,光靠人数就能直接斗垮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