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想一下,当其他员工看到一个刚从大学毕业不久的年轻人,竟能得到新厂长如此的青睐和提拔,那些心怀梦想,渴望有所作为的人,怎么可能不心动呢?
“杨兄,”
他微笑着转向杨建军,将这份困扰重新抛给他,“你觉得,我是否应当接下这个副厂长的重任?”
杨建军看着他,似乎能洞悉杨明心中的顾虑,他笑着回应道:“你这家伙,倒是会反将我一军。”
他稍作停顿,继续道:“尽管杨建国是我血脉相连的亲兄长,但你也同样是我珍视的兄弟。按理说,我应该保持中立,仅仅作为信息传递者。但我明白,你志向远大,但有时候,有志向固然好,也得有施展的天地。”
“你刚刚走出大学的校门,即便进入工程院,也得从基层一步步做起,积累经验,等到真正能够独当一面,恐怕也要等到三十五岁之后。但在这里,只要你有益于轧钢厂的合理建议,我大哥会毫不犹豫地给予你支持。”
“那么,你现在是不是有些动摇了?”他带着笑意问杨明。
杨明点了点头,杨建军的话确实触动了杨明。在大学四年的时光里,杨明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进入工程院,一切都要重新开始,而且充满了不确定性。
相比之下,轧钢厂离家不远,工作稳定,且有了新厂长这样的坚实后盾,未来的十年,杨明或许能在这里建立起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杨兄,”杨明郑重地说,“我需要亲自与这位厂长交流一番,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
虽然杨明心里已经有了倾向,但他认为,这是关乎他未来道路的重大选择,不能轻率行事。就像刘备三次上山请诸葛亮,他也需要亲自去了解这位厂长,才能做出最明智的抉择。
嗯,杨明微微颔首,你能提及此事,我已经深感欣慰。
我不过是个信息传递者,他继续道,你与我兄长之间的纠葛,最好还是你们亲自坐下来详谈。
今日,我们兄弟俩难得团聚,理应痛饮至夜深。杨建军举杯提议。然而,结果并未如预期般尽兴。
杨建军并未真的畅饮至醉。身为有家有室之人,他需早些归家。这一点,连杨明都未曾料到,原来自家大哥还有如此顾家的一面。
送别了杨建军,杨明回到家中,只见徐慧真已为他备好热茶以解酒意。尽管他体魄强健,酒力对他而言不过是微醺,但这份关怀仍旧让他心头涌起一股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