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若对于能从某个剧情中,把本该凄惨一生的人救回来,她很开心。
好人或者路人,不该成为主角或是坏人的踏脚石。看到了,又有能力救的时候,她不介意拉一把的。
反之,先把自己顾好了再说其他。
孟小蕊把她在知青院里住的屋子给了张蔓住,还很贴心地给张蔓付了今年的房租。
过后张蔓也来感谢了杜若,说是她以后要替小蕊姐跟杜若说知青院里的事情。
杜若也没拒绝,小姑娘现在硬气了很多,在知青院里也不再是一味忍让的受气包了。
或许张蔓的脾气本就没那么软弱,不然也不会为了奶奶和小弟,敢在这么小的年纪下乡闯荡了。
农活没那么忙的时候,张蔓就会来杜若家说说话。一来二往,两人也熟悉起来。
这天,张蔓又来了,帮着杜若照看着小家伙,不时说上一些知青院里的事情。
“若若姐,我跟你说,那新来的两个男知青是真厉害。
我听旁人说,他们一有空就看书,哪怕下地累得不行时也在看。
我一开始还不信,现在都不能考大学了,工农兵大学也不是谁都能上。他们看书有啥用啊?你说是吧,若若姐?”
杜若一愣,“也并非没有用。趁年轻多学点儿知识还是好的。”
张蔓这姑娘挺现实的,“可是现在读书人很多都被下放了啊,我们这些城里的知识青年也都下乡种地了,读书有啥用啊?”
杜若默默地叹,“这还真不好说。那两个新来的男知青是哪里人啊?”
张蔓想了想,“听说也是京城那附近的。”
“还真是,咱们村啊,最近几年来的知青都京城那边的呢。”杜若笑了笑,“张知青,你读过高中不?”
张蔓摇头,遗憾地说:“没呢,我初中毕业就没上学了。唉!”
“听你声音没上高中挺遗憾的,想不想在下乡的时候学高中的课程啊,说不定以后真有用。”杜若劝道,“说不定以后回城还能考个文凭,到时候找工作也好找。”
“也是啊。”张蔓点头,“等我回去就问问那些上过高中的姐姐们,让她们教教我。”
这话题到此为止,杜若在心里想,这才七四年呢,难道现在上面就有重开高考的意思了?
或许她也得拿起书本来看看了。
可是她一点儿也不想看正儿八经的书本,这比看那些总是弄不清楚的风水方面的书都无趣。
她果然不是个好学生,虽然她上学时的成绩还挺不错的,可这跟喜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