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全国制片厂都要感谢你!

当李莲生告诉韩平这个消息的时候,他还有些发懵。就连他也没想到,一篇比较专业的文章,竟然会引起全城民众的讨论。

韩平道:“希望我的这篇文章能让更多的有识之士对电影的统购统销政策改革起到足够的重视吧。”

话是这么说,实际上他并不看好自己的文章能起到多大作用。

前世,汪厂长联合国内几大制片厂多次和中影开会讨论统购统销的改革,可是有用吗?

没有,最成功的一次是《红高粱》在国际上拿奖的那一年,中影倒是在国内舆论以及西影厂的据理力争下按照票房结算,可也就这一年,隔年又改了回去。

真正让政策改变的还是92年老人家南巡讲话后迎来了契机。

所以,也不能怪韩平悲观,实在是利益方太强,他们制片厂太弱势。

十几年啊,要是可能他恨不得上面今天就做出改变。

两人正聊得兴起,汪厂长找韩平,他只能先告辞。

韩平敲响厂长办公室打门后,轻轻推开门,然后见到脸色因为兴奋而变得通红的汪厂长。

汪厂长见他进来后,快步走到他面前,拍着他的胳膊道:“韩平同志,你为咱们厂立了大功!”

“厂长,您这说得不清不楚的,我到底做了什么让您这么开心?”韩平问道。

汪厂长说道:“因为你的那篇文章,中影态度软了下来,并且愿意做出让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随后,厂长说起了内幕。原来韩平的文章被高层看到,恰巧那位还是中影直属部门的领导,谈到他的这篇文章后,中影领导自然会意。

紧接着中影领导隔天就召开了公司会议,商讨汪厂长之前提到过的电影优质优价的可行性,以替代现如今所执行的无论片子成本、质量,中影一律以每部70万元的价格收购的一刀切模式。

“中影竟然愿意低头?”

那可是中影啊!

要知道中影公司的经理可是由国务院***签发的任命书,其财务直接对财政部,并被称作全国电影业资金的“蓄水池”。

正因为中影如此牛掰,韩平才会感到惊讶。

“中影愿意提供两种结算方式,一种是买断制,一种是按照拷贝数量结算。”

汪厂长解释了一下两种结算方式,韩平自然秒懂。

“以后啊,全国的制片厂都要承你的情。”

韩平不敢这样想,他觉得自己只是做了一个电影人应该做的。

接着,汪厂长又说起另一件事。

“小韩,你还记得《少林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