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切脾之前,手术成功率就超过了七成,现在脾脏切除后,费尔南的生命体征依然平稳,成功率已然超过了八成。
接下去只要做好脾静脉和下腔静脉的吻合,卡维就可以转向直肠。那儿遭受到了虫卵沉积的炎症刺激,需要在短时间内判断下一步的手术方案。即通过炎症所在位置,选择到底是保肛、弃肛还是索性不手术。
“给我血管缝合线。”卡维对贝格特说道,“就在箱子抽屉里的一个小瓶子里。”
这是经过复合编织并浸泡在铬溶液加强了韧度的蚕丝线,比起原来的肠线要细三倍,而韧性却更高。虽然在卡维眼里,它依然是19世纪工业下的拙劣货,可不管怎么说还是要大大好过其他丝线。
同时它也是接下去血管缝合的关键。
而只有缝合线还不够,血管缝合还有另一个关键,就是线上的载体,直径更小的血管吻合针和纤细的持针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比起刚才脾脏胰腺所在的位置,下腔静脉要更深入腹腔,周围还有系膜、网膜和大量肠管堆叠。不仅视野难以暴露,操作起来也非常费力。
人类双手有太多的关节,体积长度都不适合探索这类区域。这在腹腔的浅表层还表现得不明显,一旦手术区域来到深层,只有靠器械来增加长度,减小体积。
持针器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考虑持针器的抓持力度和简便的操作手法,以及日渐普及的腔镜,现代外科几乎都在使用持针器。
“因为下腔静脉位置太深,以我的双手难以处理,所以我选择一把短头钳代替双手夹住缝合针进行缝合。”
卡维早已习惯这种手术方法,用手直接去拿针反而影响操作。但在外人眼里,用钳子固定缝合针的做法太超前了。而更超前的则是卡维的血管吻合方法,因为需要考虑缝合后的的血管内侧愈合情况,在缝合之前需要剥脱掉血管纤维被膜。【1】
这种在手术中为了更好地愈合而主动创造损伤的做法,其实非常常见。
“血管吻合本身并不算太难,尤其在有了这些操作器具的时候。”卡维解释道,“重要的是在吻合之后,如何保持血管通畅。而保持血管通畅需要做的就是防止血液在此处凝固,无非就是防止血管狭窄。”
说到这儿,他用镊子提拉起血管被膜,用小剪刀剪开,去掉这层被膜:“在缝合血管时,这层被膜很容易被带入血管壁中。一旦进入血管壁,虽然对吻合口本身没影响,但却会阻碍血流运行......”
这是一套本不该出现在这个年代的理论,为了让他们加深理解,他只能再套上马车拥堵的那套解释。
许多人一点就透,马上明白马车一旦出现拥堵,车夫绝不会开心。小则互相谩骂,大则拳脚相加,一旦扭打在一起,整条路就别想通行了。
血管也是这样。
“剥脱干净后,还需要把残留在外需要做吻合的静脉管腔清洗干净。”卡维从贝格特手里接过了针筒,将里面的生理盐水滴进管腔中,“这些凝块要是跟随血管吻合后进入管腔,很有可能刚缝合上就形成了血栓,让整台手术前功尽弃。”
说罢,他看向护士。
“心率96,血压122/68。”
卡维点点头。
“等清洗干净后,先用丝线选择内翻缝合,缝合技巧就是先固定上下两点,然后再中间,这样有助于起到支撑作用。也便于给切口对合做参考。”卡维说话间的功夫已经吻合了后壁,“后壁结束后,我们缝合吻合口的前壁,选用连续或者间断都可以。”
缝合血管是项技术活。
别说观众看不明白,就算站在手术台边的三位助手也是看了个稀里湖涂。
他们只觉得卡维的缝合线就在一团粉红色的两端反复穿插,将两个不相干的结构接在了一起。因为吻合口很小,操作就像在一个点上进行的一样。
如果是别人手术的时候,他们有了问题肯定早就开始提问了。
可卡维的手术容不得提问,不仅仅是为了打断思路,更重要的是他们不知道该怎么问才能让自己表现得不太愚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