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兄弟,我可先跟你说好,这个母牛繁殖也没想的那么简单。”崔敬国一脸的真诚。
他给曹书杰说:“正常情况下,一般一头母牛一年只能产一胎,一胎只能生一头小牛犊,多胎的情况非常少见。”
“另外,一头母牛的一生,在护理好的情况下也就产个七八胎。”
“你仔细算算,你要是真想养,十头八头母牛都不算多。”崔敬国说的很实在。
这是他多年养殖母牛的经验之谈,一般人都不会给他们讲。
曹书杰多少了解一些信息,他点点头说道:“万事开头难,总得慢慢来。”
“也是,你刚开始少养一些,先摸索经验。”崔建国看着曹书杰这一片区域,他也羡慕。
这块地方经营的好,就是个长期的聚宝盆,根本不用担心挣不来钱的问题。
可话说回来,曹书杰当初投入那么多钱,很多人也不是都看好曹书杰能挣到钱。
能发展到现在这一步,说到底都是曹书杰自己的努力。
“曹兄弟,你是要两三年的母牛,还是要小牛犊?”崔敬国问他。
崔敬国也不怕失去曹书杰这个客户。
十头母牛,就算全部都是当打之年,一年也就生十胎,顶天也就十几头小牛犊,可曹书杰这片地方现在已经养了180多头牛,他就算再多养100头都能放养的开。
他那点自产自销的量差远了。
曹书杰笑着说道:“崔哥,要是有两三岁的母牛是最好的!”
这样的话,可以直接配种。
“那行,回头我分给你10头母牛,不过价格要高不少。”崔敬国说道。
干什么都是卖钱,他也有利润赚,何乐而不为。
曹书杰点头:“钱不是问题!”
钱在曹书杰这里肯定不是问题,就这一会儿的功夫,他老婆那边已经称完4个人的草莓,收入也有大几百块钱了。
一下子买上千块草莓的人还是少,但是隔不住今天过来的人太多,基数在那里摆着,积少成多,想不赚钱都难。
就连崔敬国看到曹书杰这种近乎抢钱的赚钱速度,他也羡慕的很。
崔敬国的老婆邹春娥喊他:“老崔,快走啊,咱们先进去玩会儿,你别光耽误曹兄弟工作。”
“来啦来啦,催什么催?”崔敬国嘴上说着,但脚下还是朝他老婆走过去。
“曹兄弟你先忙着,咱们回头再聊。”
曹书杰还想找他问问关于养梅花鹿的事儿,可是看到崔敬国已经进入果园里,他琢磨着等会儿再问问。
崔敬国带着一家四口在果园里转了一圈儿,特意去养牛的区域看了一眼。
看到铁丝网护栏里边47头成牛和136头小牛,他是真心佩服。
崔敬国被当地的人称呼为牛王,他的经验非常丰富,从这些牛的皮毛和身体状况能看得出来它们都很健康,而且成长非常好。
“曹兄弟真是下工夫了。”崔敬国嘀咕。
邹春娥也懂一些,她看到这些牛,说道:“老崔,我怎么觉得现在繁殖牛犊还不如养牛赚钱?”
“养牛省事。”崔敬国这样说道。
尤其是今年以来,随着牛肉价格稳步上升,猪肉价格高开低走,在乡下,养猪被很多养殖户给抛弃了,养牛又成热门话题。
很多人都不懂,张嘴就是养一头牛能赚1万多块钱,可他们从没算过自己往里投入多少钱。
这笔糊涂账也引得乡下更多没别的事情的乡亲们都跟风养牛,如此以来,反而呈现出一种养牛比繁育牛犊更赚钱的现象。
“要不咱也养牛吧,不弄母牛了。”邹春娥说出这样一番话。
她刚说完,崔敬国就瞪着眼睛转过身来:“你再说一遍?”
这个时候崔敬国的眼神因为过于严肃而显得有些凶狠。
他说:“你有没有想过,现在养牛的这么多,小牛后边的价格还会涨!”
“而且很多养牛人可能都像你一样的想法,把母牛卖掉去养牛,那个时候,将来母牛会越来越少,一头小牛犊得多少钱?”
崔敬国看着铁丝网护栏里边的小牛犊,他说:“你就是目光短浅,你就没想过母牛繁殖这么麻烦,曹兄弟他又为什么非得买母牛?”
“他不是一共就买十头八头的吗?”邹春娥说。
崔敬国都懒得和他老婆挑破这一层,但还是耐着性子告诉她:“曹兄弟只是现在买十头八头,等他摸索到经验以后,你信不信他后边买的更多?”
“真以为他是闹着玩儿的?”崔敬国提着手里的塑料袋说:“别的不提,咱们这些草莓都得三四百块钱,你说说他是那种愚蠢的要命,目光短浅的人吗?”
邹春娥听她老公说完后,再不提卖掉母牛的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