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村老小齐上阵,收割冬小麦。
田埂地头备好了简单的灶台和炊具,等麦子收割之后,简单的脱粒之后,就放进锅里煮。
甚至等不到麦饭完全蒸熟,就开始盛出来分发。
没有人有意见,所有人都在狼吞虎咽。
然后,在一个村长模样的汉子的组织下,老人和小孩率先停下进食。
然后是妇女,最后是壮劳力。
没办法,谁也不知道明年是什么光景。
这几年大家都饿怕了,能省一点省一点,不能一顿饭,就吃掉几天的口粮。
林放默默看了几眼,悄悄离开。
冬小麦收成不错,这也意味着,最困难的一年彻底过去。
哪怕以后仍有一些地方,一些人饥一顿饱一顿。
小主,
可至少,再也不会出现这几年的惨状。
回到四合院,林放给老太太做了一顿饭,自己都没顾上吃就回屋睡觉。
经过近两个月的频繁使用,林放的空间发生了进化。
不用进入空间,就可以对空间进行自主操控。
无论是种植、催化还是分解、仿制,只要他一个念头,就可以达到目的。
这对林放来说,无疑帮助很大。
让他可以在这个火红年代,过的更加淡定从容。
两年后,林放终于还是迫于时代的压力,不得不选择结婚。
而他的妻子,则是这两年不顾外界风言风语,一直频繁登门的姚丽华。
两年过去,小姑娘早就长成了大姑娘。
花容月貌不说,身材也是极为喜人。
林放之所以选择和她结婚,是因为这姑娘不光胆子大,有耐心。
关键她肚量还大,哪怕林放跟她说过自己有相好的,她也完全不介意。
姚丽华自然不是一点都不介意,她打的主意是,先把鱼抓在手里。
至于外面的野猫野狗,慢慢解决。
可谁知,她算盘打的倒是挺响,可自己一个人完全吃不住林放。
无奈,她也只能任由林放在外面打野食。
一晃又是几年过去,春江暖,风渐起。
林放通过津门的门路,把娄晓娥一家送了出去。
他们家的东西,除了那栋楼公馆他没办法,其他东西都被他给收了个精光。
林放也没占他们娄家便宜,统统给换成了大黄鱼装在箱子里,送上了船。
除了娄晓娥,陈雪茹也一道上了船。
陈雪茹原本是不用走的,可谁让她怀了孩子。
在林放的劝说下,索性带上林放给的一包大黄鱼,前去港岛产子。
徐慧真不知道怎么的也被她给忽悠了去,连带着蔡全无也跟着。
有这两人帮衬,林放倒也不用担心陈雪茹会在港岛吃亏。
十年后,海晏河清,时代走回了正轨。
林放和姚丽华的第三个孩子已经三岁大,老太太在过完生日后,含笑而逝。
哪怕林放这些年收集了许多单方、成品,已经完成仿制。
诸如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他在空间里都存了许多,药效甚至比原版的还好。
但是,也没能留着老太太多活上几年,让她活到改革开放,过上锦衣玉食的新生活。
随着思想上逐渐统一,搞活经济已经是大势所趋。
市面上,逐渐开始出现了小商小贩。
而小岗村,也终于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随着第一个吃螃蟹的小岗村出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快速扩散,影响渐大,慢慢的被肯定,最终铺向全国。
这十来年,林放也曾经偷偷去过几次港岛。
第一次去港岛,他亲自见识了这个被描述为黄金岛的地方,到底多混乱。
港英有意放任甚至亲手制造毒瘤,从上到下,几乎都在收黑钱。
生活在港岛,哪怕有钱人,也免不了被割韭菜。
由于生存艰难,为了抱团取暖,对抗港英的层层盘剥,底层人民不得不成立大大小小的社团。
大浪淘沙,哪怕许多社团被时代洪流淹没。
曾经底层护住的社团也变了质,变成了又一股盘剥底层人民的吸血虫。
林放第一次抵达港岛的时候,依然有着大小几十个社团的存在,而且几乎大部分港岛人都有社团身份,或者混过社团。
在这种背景下,别说陈雪茹他们三个,就算是娄家,都过的不太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