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敏纯传媒

而第一条小型分拣线,正是用这贷款完成制造的。

虽然江枫有估值几十亿的身价,但那只是估值,暂时变不了现。他手上能拿出的现金,只有股票账户的两百多万和楚江公司账上的四百多万而已。

若不是陈教授主动出面找园区谈,江枫肯定会选更偏僻的金桥甚至高桥作为厂房选址。

进得厂房,只听得机器的运转噪音——一台小型交叉带分拣机正满载着“包裹”进行模拟分拣。

分拣机的主体部分是小方块组成的沿环形轨道方向的头尾相连的小车,小车上则装有一个垂直方向的滚轮皮带。

一台输入件皮带机负责将需要分拣的包裹传送到交叉带小车上,小车带着包裹循环一圈,在指定位置通过垂直的滚轮皮带将包裹推入卸件口的滑梯,掉入对应的收纳盒中。

“我们还研发了加入重力传感芯片以及机器视觉的系统,可以区分轻重件和大小件。”

原邮政科技的分拣机项目负责人,现在交济智能分拣机子公司合伙人兼技术总监郭博士向江枫介绍。

梁博士今年五十出头,在邮政系统干了二十年,一直负责自动化系统开发。但限于体制因素,收入与贡献不成正比,虽然拿了不少内部的嘉奖,但奖状也不能当饭吃。

今年儿子小梁要在燕京结婚买婚房,郭博士东拼西借才凑出了四环小两居的首付。因此,当陈教授托人联系到他,并承诺给他涨薪外加股权时,他几乎二话不说就带着团队出来了。

“速度呢?”江枫对机器的可靠性并不太担心,毕竟邮政系的正确率要求不会低。

“这是小型机,比我们之前做的大型机的尺寸要小很多,分拣口数量只有四分之一,目前每分钟大约10件上下。”

“可以更快吗?”江枫蹙起眉头,虽然这个速度不算慢,但自己的目标客户可是快递公司那帮老狐狸,都是狠抓成本控制的人精。

“这已经是我们之“前实战过的最快速度了……”郭博士扶了扶眼镜,“再提高速度,我也不能确定分拣口是否会出现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