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这个九十年代,不要说网络和手机了,就连一部座机电话都是很少见的。
所以,王钱进重生的1996年,以至于今后的十年,人们的通信主要都是靠写信。
于是,毕业前,大家就都是留一个家里的通信地址。这个地址也非常简单,就是瓦屋乡的一大队2社、三大队5社等。
王钱进可没有买人家印好的通讯录,直接拿了一个写了一半的作业本请大家写一写。这个在中考之前大家早就请同学们填写好了。
这个通讯录,当然是为了今后大家相互写信之用。但是,有几个人还能保持联系,就没有人知道了。
要知道,身为农三代的这些男生女生们,大多数人在踏出瓦屋中学的大门之际,也就和学校说Byebye了,哪里还有读书的机会?
这就是前世所谓的“毕业即失业”!是在,上学多轻松啊;而找一个工作,太难了。想找一个好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
并不是说不读书就没有出路,甚至就目前这个时代,不读高中或者大学,只要肯闯,往往还能占尽先机,洞察商业的密码,成就一番事业。
就前世的这帮同学中,像小林子、张正国、秦超等男生,不但没有读高中,就是连职高也没有上,但是人家仅仅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拼搏,硬是在巴山县打下了一片江山。
这些同学虽然最后在数字化经济的浪潮中节节败退,但人家至少在县城有几套房,也有百万的豪车开着,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开开心心,前世的王钱进可是羡慕得很。
无论前世今生,王钱进都知道:读高中上大学的真正目的,不就是为了得到一份工作吗?不就是为了多金吗?
作为过来人,王钱进太知道这其中的弯弯绕绕了——可惜,前世没有人给自己提点一下。
那么,这一世,就让自己提点自己!
至少,吃一些信息差的福利,还是可以的吧。
再说了,凭借前世吃了这么多的墨水,也能提前为自己打下一个不错的经济基础吧!
王钱进就这样推着自行车,站在校门口发呆。
不知何时,一阵好闻的香风飘了过来:“哟,王钱进同学。还不准备回家吗?要不,到我家去坐坐?”
梁冬梅挂着灿烂的笑容,真诚地邀请道。
正准备跨上自行车的王钱进,反而有点不好意思了。
这个冬梅同学在大庭广众的校门口邀请自己,是去还是不去呢?自己一个男生去女生家玩,很多时候容易遭人说。
“改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