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真相只有一个!

通州。

定位传送回来的时候是中午。

其实一来一去没花费多少时间,王琛计算了下,大理寺陈寺卿押解冷艳过来的话,大概需要两天时间。

自己虽然从王世美嘴里得到了足够多的情报,但是一些证据还没有收集齐,俗话说口说无凭,没有证据想要定罪比较困难。

于是,他叫来了丁签判。

走廊尽头,靠窗位置,外面阳光照射进来,暖洋洋的。

王琛靠在窗口抽烟,“募兵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后边儿传来丁签判恭敬的声音,“募兵告示已经送到各村口张贴,只是……只是……”

“只是什么?”王琛转过身靠在墙上。

丁签判苦笑道:“暂时只招募到两人愿意当乡兵。”

我晕。

就俩?

你逗我玩吧?

哪怕募兵告示刚刚贴出去,照理说应该也不止这么多啊。

王琛有些懵逼道:“难道你没写清楚待遇?”

“写了啊。”丁签判一五一十道:“我还按照您的要求去写,募兵费按照禁军待遇,一次性给予十贯钱,而后例钱一贯,外加两石粮食、肉五斤、春冬赐衣有绢绵,或加绸布、缗钱,这里差不多又等同两贯钱了,甚至您说的家眷跟随帮忙煮饭、后勤也有一贯五百文的例钱,比禁军还优,但就是无人愿意参军。”

王琛蹙眉道:“这么好的待遇他们还不肯参军?”

“咱们静海百姓不缺衣食。”丁签判摊摊手道:“若无战事,他们或许还愿参与,但您也知道,吴越、北汉未降,大家都生怕会上战场,自然不肯参军。”

王琛无语了,没有军队哥们儿还玩毛啊,他想了想,“回头你再加一条进去,若是有人愿意参军,其子女皆可免费入学,并且学院包吃包住。”

嗨,本来就要在北宋培养“技工”,义务教育么,肯定先准自己人。再说了,王琛可没想让士兵们的子女学习四书五经,他准备按照中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教程来,一旦“初中毕业”,成绩好的继续上“高中”,成绩不好的嘛,去“技校”。

而且为了尽快培养出合格的技工,他准备把小学课程和初中课程压缩在五年之内,小学三年,中学两年。

虽然时间长了点,但是想要经营一个势力,教育是重中之重,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不是开玩笑的。

丁签判眨眼道:“那样的话要不少钱呢。”

“我知道,你按照我说的去做就行。”王琛交代完这件事,道:“这件事可以暂时不用着急,你先去帮我办另外几件事。”

“您吩咐。”

“第一,拍衙役走访被灭满门的华家邻居乡亲,问问他们案发当日见到什么人进出华家,什么时辰。”

“好,还有吗?”

“还有件事,你找十来个衙役,弄点慈石系在绳子上,去通州南城门的濠河里吸附东西上来,若是发现铁质发簪立刻呈上来给我。”

“下官明白。”

“去吧。”

丁签判匆匆走了。

王琛看了一眼,他知道丁签判这个人平日里喜欢贪污,但是这个人听话,除了官场上的情商不怎么高之外,执行能力也非常不错,值得培养成心腹。

慢悠悠往里走。

把柳琦红、王云仓、陆正清和王文秀四个人信得过的人喊进了过来。

办公室里。

王琛屏退了其他人,看着四个人,道:“我现在有一个任务要交给你们四个人去做,只是你们得向我保证,这件事除了我们五个人知道外,不能有第六个人知道。”

作为小妾的柳琦红第一个道:“官人,只要是您吩咐下来的事情,哪怕是死,奴家都不会在外面说一句。”

王云仓和王文秀都没什么问题,他俩都要靠王琛生活呢。

只剩下陆正清。

王琛瞧过去,道:“陆录事,你呢?”

陆正清这人可不是什么好东西,当初为了能当官,对王琛各种巴结,甚至面对当时通州巨擘林家那种庞然大物的时候,此人都愿意冲锋陷阵,可想而知对权利迷恋到什么地步,说真话,王琛生怕有一天这货会出卖自己。

“知州。”陆正清一脸严肃道:“自打我由吏升官之后就说过,以后为您上刀山下油锅都在所不辞,您不用怀疑我。”

王琛听得懂,对方无非是说林家这件事把他们捆绑在一根绳子上,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点了点头,“既如此,我给尔等看一样东西,而后,再和你们详谈。”

四个人都没说话。

王琛把立体投影仪拿出来,连接上电脑,然后关上灯播放陶先生给自己拍摄的短片。

柳琦红、王文秀等人刚一看见立体投影短片都吓了一跳,王云仓更是险些跳起来逃走。

幸好王琛安抚了他们。

等到看完短片后,王琛伸手把桌子上四份早就准备好的“台词本”递过去,“你们把里面的内容背熟……背不熟也没事,反正到时我说什么,你们就按照本子上写的回答,其他人说话不用理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好。”

“明白。”

四个人接过本子看了起来。

柳琦红瞥了几眼,抬起头讶然道:“官人,你是让我们扮演华三妹一家?”

王琛笑眯眯道:“不错,成,闲话不多说,我先教教你们这些东西怎么使用。”

随后,他教四个人怎么样使用电脑,如何使用麦克风、音响、电风扇和对讲机之类。

众人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稀奇的东西,全都兴奋坏了,一边玩一边啧啧称奇。

王琛也累得够呛,教了他们足足大半天,一直到夜里八九点,才确定四个人不会出错,临睡前,他又叮嘱四个人明天继续排练。

……

次日中午的时候。

正当王琛在布置准备充当公堂厂房的时候,丁签判带来一个好消息,发簪找到了,华家附近的两三个邻居也回忆起案发当日确实见过王世美,愿意出来指证。

王琛又亲自接见了华家的三个邻居,询问了一些事情。

又过了一日。

上午的时候,大理寺的陈寺卿、淮南东路转运使范旻勾、通州知州曾环以及负责司法的四个部门司理参军等等官员齐聚一堂。

经过协商,在王琛的强烈要求之下,众人答应今晚审案。

为什么要晚上审案?

因为王琛要使用一些“阴谋诡计”,必须利用夜晚的环境。

……

关于华家十三口灭门案今晚开审的消息不胫而走,不少人都知道这次的主审官是王琛,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兴风作浪,整个通州静海范围之内都对王琛展开了强烈质疑。

贩夫走卒。

豪门世家。

乃至通州州衙官员们。

都跟打了鸡血似得。

一名通州城颇有名望的老叟就公开炮轰了王琛当主审官,大致是这么说的:华家十三口被灭乃是震惊通州的大事,嫌烦冷氏据说乃是静海知州王琛的长工,难道审案不用避嫌?不用回避?王知州成为此案主审官,很有可能会徇私舞弊!

寻常说来,一个老叟说的话能掀起什么浪花?但偏偏,这名老叟是通州着名教书先生,从业三十余年,门人弟子填其室,很多读书人一瞅,嚯,老师都开炮了,肯定得鼎力相助啊。

于是炮轰声更响烈了。

“是啊,太徇私了。”

“王知州审自家长工的案子?要没猫腻,我爸脑袋拧下来!”

“朝廷这是在搞什么?为何会让王知州成为华家灭门案主审官?这不是胡闹么!”

“王琛他是什么?当官之前一商人而已,他懂审案吗?审什么?还不是想包庇自家长工?”

“这是蒙蔽世人啊!”

“天理何在,王法何在!”

“王琛有什么资格?他不配当这个主审官!”

“没错,今晚咱们都去看看,要是发现他真的徇私目无王法,吾等联名上书去汴京告御状,我辈读书人,绝不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哪怕他贵为静海知州又如何?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此乃我等读书人的风范!”

……

另一边。

汴京,皇宫里。

赵匡胤也在密切关注这件事,他刚刚收到八百里加急,得知了一些信息,然后他笑呵呵地把文书往桌子上一扔,“晋王,你也看看。”

赵光义挺机灵,拱拱手道:“不敢,不敢。”

“让你看就看。”

“好。”

赵光义拿起文书看了起来,半响后,他蹙眉道:“陈寺卿为何答应王大夫成为主审官?人犯冷氏不是王大夫的长工吗?照理说应该避嫌啊。”

赵匡胤笑吟吟道:“我早知如此,特地叮嘱陈寺卿,一旦人犯或者王大夫提及便允了。”

赵光义瞬间反应过来,一惊,道:“陛下,您的意思是……”

赵匡胤微微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