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 站在阳光下开枪的人(们)

催泪系导演 天下小黑 2149 字 1个月前

不会因为他人的三言两语就选择相信,而是坚定地相信他,或许这也是卢卡斯一直没有爆发的真正原因吧,因为他最在乎的家人,儿子相信他!

而另外一个相信他的人,是他儿子的教父!

一个本地的大家族的人,卢卡斯的儿时朋友之一。

还有一个,是个外来者,说英语的新移民,卢卡斯的同事和新女友。

和这群土鳖相比,卢卡斯的儿子的教父显然是个大家族的后人,他的大宅足以宴请全镇子里的人,他的两个姐夫也都(通过理性分析和警察的调查结论)相信卢卡斯的清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最为讽刺的是一个外来人反而是(通过和卢卡斯的相处)最相信他清白的人。

理性,智识这些东西和社会体制有一定的关系,但不要认为一个发达国家,文明许久的健康社会里人就是百分百理性的,很多时候和教育有关和经历有关,不曾见识大千世界的人,价值观未经考验的人,在特定情境中未必可以坚定的坚持理性,正如这个发达国家的小镇里,大部分人思想上是愚昧落后的,不管怎么说,即便卢卡斯是变态,就去打死他的狗这都是残忍的,愚昧的,不能被文明世界接受的粗暴行为。

当然就这部电影的情节设定而言,幼儿园园长格雷特的反应其实反而是非常正常的,她作为园长肩负重大责任,对小女孩儿的“投诉”大为震惊,并当作一件非常严重事件对待是情有可原的。

当然,不得不说她的处理手法非常差,不像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应有的行为,更不像符合法律程序!她的处理方式像个法盲村妇(我看见你就恶心!离我远点儿)我能理解她的善良但不能原谅她的无知,业余和常识匮乏。

我看我们国内新闻时经常看到为疑犯打码的镜头——即便是杀人犯,因为案件没有审结这人都只是疑犯,不应公开。一旦定案证据确凿报纸杂志电视都可以放罪犯照片。

有个词语叫犯罪嫌疑人,但是注意在没有真正判决之前,只是嫌疑人!

当然,介于事情关乎到孩子,所以园长的反应,可以说合乎常理,但是不合乎她的身份!

有人说卢卡斯有很多方法可以自证清白但他没有做,并且在片尾他竟然还主动去抱了小女孩儿,不避嫌疑。

但是说这种话的人,其实真的挺可怕的。

这也是未经法制社会的人的思维逻辑。其实我非常理解卢卡斯的愤怒,屈辱——我为何要自证清白?还要开胸验肺,剖腹验粉儿?卢卡斯被污清白后的反应完全是一个文明法制社会里正常人的反应:愤怒,不解但顽强。他不需要自证清白,错的是其它所有怀疑他的人。

而且,自证,在这种事情,这类的事情当中,其实是很苍白无力的。

孩子们众口一词,说的卢卡斯家里的地下室,可是他家里根本没有地下室。

镇里的人不知道吗?不,他们知道,只是他们不想改而已!

他拥抱小女孩儿是一年后发生的事,那时法制和传统似乎都已经还他以清白,他携新女友参加孩子的成人礼,他抱小女孩走过打着格线的地板砖,这是呼应之前他帮助小女孩儿回家时的情节,是坦荡磊落的,同时也是给小女孩传达他已经原谅她,她们的关系回到从前的善意。

然而,最后的一声枪响打碎了他的美梦--原来他生活的小镇,仍然是个蒙昧之地。那一声枪响多半是小女孩儿的哥哥的警告(个人猜测)!

什么是文明?文明就是尊重法制,相信自己的理性。什么是野蛮?野蛮就是跟随集体意志起舞,没有个人意志,没有理性或者理性不坚定。今天他是你的熟人朋友丈夫兄弟,明天他就是叛徒,内奸,工贼,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其实电影里面有几个很细节,很值得令人细思的地方。

还记得,当卢卡斯半夜困守家中,他点着蜡烛照亮了家里墙上高挂的出猎图,似乎是在一片黑暗中苦苦摸索着答案。

他想要的,是出猎图中围猎的归属感?抑或先祖威风凛凛的荣光?

以前瞻仰这幅画时,他可能怎么也没意识到狩猎背后的暴力。

片中的两大场景——森林和小镇,正对应了共同体的结构:

晦暗的森林,是例外状态的“法外”之地,供人合法地举枪屠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