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物流体系的三个流

石占国见李晓阳陷入沉默,便清了清嗓子,用他那沙哑且略带沧桑的嗓音,耐心地解释起来:“李主任呐,俺们邮政的县级快件分拣中心,足足有 400 平米。那地方可热闹了,好多工作人员在里头忙得脚不沾地,业务多得像天上的星星,数都数不过来。每天各种各样的车辆进进出出,嘈杂声不断,热闹得很。像我负责的这个电商部,性质上就是一个指挥领导机关,要是设在那个大仓库里,那可就乱套了,我根本没法好好管理。再说了,我的职责可不只是管一个县级的物流中心,下面还有村子呢,方方面面都得照顾到。”

李晓阳听着石占国的这番话,脑海中原本模糊的概念渐渐清晰起来,这才意识到自己之前的想法不过是停留在凭空想象之中,从未真正直观地感受过一个物流分拣中心以及完整的物流分拣体系究竟是什么样子。他微微颔首,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毕茉莉瞧出了李晓阳的些许窘迫,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温和的笑意,轻声说道:“李主任,待会儿呢,就让我们石部长领着您四处转转,好好看看我们邮政目前的物流体系,也希望您能多多给我们提出宝贵的指导意见。”

李晓阳一听,连忙摆了摆手,脸上带着谦逊的笑容,客气地回应道:“好啊好啊,毕局长,我这次来,本就是抱着好好学习的心态,想从你们这儿取取经呢。”

毕茉莉看着李晓阳的模样,又轻轻笑了笑,抬手示意道:“喝茶喝茶,先喝口茶润润喉。”

趁着李晓阳喝茶的间隙,毕茉莉转头看向石占国,神色关切地问道:“占国啊,你们现在农村的网点筛选得怎么样了?进展如何?”

石占国挠了挠头,脸上露出一丝为难的神色,继续回答道:“毕局长,农村网点不太好筛选呐。咱们要是想推进这项工作,还得和村里的小卖部合作。不过,乡级的那些邮政三农服务站,恐怕与我们合作起来也存在困难。”

毕茉莉听到石占国这么一说,微微一怔,脸上露出疑惑的神情,说道:“这就奇怪了,乡级的三农服务站可是跟咱们签订了协议的,属于我们的直营店。虽说这些店铺是自负盈亏,但总不至于不听指挥吧?要是他们真不听话,那咱们就换一个听话的,这事儿可不能含糊。” 别看毕茉莉是一位 40 多岁的女同志,可说起话来,语气中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霸气,眼神里也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

石占国的脸上浮现出一抹苦涩的神情,微微叹了口气,缓缓说道:“毕局长啊,其实真不能怪这些三农服务站。我经常下乡,对他们的经营状况十分了解。这些三农服务站的面积普遍不大,小的也就二十来平米,大点儿的,撑死不过三间房,算下来也就六七十平米,就算是最大最大的,也才一百多平。而且,他们店铺里现在都堆满了各类农用物资,再要让他们腾出空间来放置那些还不确定有没有量的快递包裹,我着实觉得太难了,根本挤不出多余的空间呐。” 说着,他无奈地摇了摇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晓阳在一旁静静听着,心中暗自思忖。他听出了其中的关键,一来这些所谓的乡级物流网点,本质就是三农物资的中转站,并非专门从事物流快递业务。如今若要植入民用快递包裹,必然需要占用一部分空间。而且这些网点的负责人都是个体老板,他们对电子商务缺乏信心,也不相信经营物流快递能为自己带来实际收益,所以表现得不情不愿,也是人之常情。想到这儿,他微微皱起眉头,轻轻点了点头,表示对石占国所说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