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成为了那一届贡院的主考。
他下定了决心,要改变那种浮华的文风。那一届的举子们,揣测着朝廷最喜好的,便是那辞藻华丽,写得精巧别致,却并没有啥实在内容的文章。
很多人考下来,都觉得自己会榜上有名。
他们也不看看,那题目已经悄然地发生了变化,考试分成了三堂,中不中,那得看三堂考试的总分。
第一堂,考的是对策,那是实打实的,要求考生能够对具体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朝廷选拔人才,那可不能只找那种会说些恭维话,粉饰太平的官员。
要真正能够应对具体的问题,得出来的解决对策,既要从国家大局入手,又会产生具体的实效。
第二堂,考的是论,那就是要看考生所占据的理论高度。这里面,既有哲学思辨,又有能接地气的民生思考。
那种梦想着,写出些什么浮华不实的文章,就可以谋得官职的人,这一回,可就打回了原形。
第三堂,才考的文学方面。
按说来,欧阳修,本来就是大宋时代的一代文宗,史称唐宋八大家,那自然会对文学方面,极其看重。
可这一回,欧阳修剔除了那些浮华之作,把写得很实在,具有相当的认知水准的人,提拔了出来。
这就难怪,科考放榜时,整个京城,几乎是骂声一片。
在以前的考官眼里,那些本来应该得到赏识,已经把文章写得华丽无比的人,如今,却分明感觉到自己是明珠暗投了。
当然,他们绝不会服气。
本来为了严防科考舞弊,早就实行了糊名制。
考生交上的卷子,叫专人誊写下来,这就最大限度地防止,阅卷的官员,因为事先熟知了人家的笔迹,从而出现审阅的偏差。
每一份考卷,都会事先很规则地将名字部分糊好。试卷判定过程中,没有人知道,那一篇文章是谁写成的。
那些不服气的考生,连名上书,要求重新核查试卷。
欧阳修本来就没有私心,也不怕那些人查什么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