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这一查,便发现了户部的很多问题。
谢玄知大刀阔斧地改造户部,户部在全国各地还有很多负责税收的官员,有问题的被他连根拔起。
寻常人在担任这样的职位时不敢有这么大的动静,因为很难有这么多的人可以用。
且因为户部执掌着整个国家的银钱,里面还有很多盘枝错节的关系,一个不好,将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
而谢玄知原本就是军旅出身,他又是冲霄十九州的王,原就懂这些东西,手下又有好些得力的干将。
他做起这些事情来,雷厉风行,又快又狠又准。
他几乎就没给那些官员反应过来的机会,就连端税盐、漕运、丝绸几个重要位置的贪腐官员。
这几个地方被他控制了之后,余下的事情做起来就要容易得多。
大唐的国库原本空虚,在他控制了这些地方后,抄了不少官员的家之的,大唐的国库里瞬间就充盈起来。
也是因为这件事,让乾元帝发现当初施梅臣执掌户部的时候贪没了多少银两。
也让乾元帝发现谢玄知和施梅臣之间的巨大的差距。
施梅臣是擅长敛财,但是都敛进了自己的口袋里。
谢玄知则是处处为国着想,两人之间的差距立显。
如今的户部全在谢玄知的掌控之中,不说是一块铁板,那也差不多了。
谢玄知在执掌户部时,动了朝中不少大臣的利益,他们对谢玄知颇有些意见,他们变着法子为难谢玄知。
他们最初觉得谢玄知是武将,不会知晓文臣间的弯弯绕绕。
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谢玄知不但知晓,玩得比他们还溜。
吵架时他引经据典的骂人比他们还要用得好,有一次在朝堂上有人故意要激怒谢玄知,原本是想逼他动手。
只要他一动手,便算是给了他们弹劾谢玄知的把柄。
结果谢玄知根本就没有动手,直接就骂哭了几个带头的官员。
这还不算,他还拿出这些年来他们贪没以及和施梅臣勾结敛财的证据,直接就把他们送进了大牢。
经此一事,谢玄知一战成名。
他如今是整个大唐文官里最硬的骨头,谁敢啃他,谁就至少得崩掉几颗牙。
后续还发生过几件类似的事情,却规模一次比一次小。
到如今,已经没有人敢在朝堂上挑衅谢玄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