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要胡乱盘剥,就直接武力驱逐税吏,打官司打到东京城里,大明村也是占理的一方。
前提是,有朱铭当官做后盾,大明村自身实力也足够。
张肃认真读过朱国祥的农书,知道豆类作物可以肥田,他走到一块旱地旁边“这些都是新开的荒地?”
朱国祥介绍说“前三年用来种豆,等肥力足够了,第四年改为水田。这些田土都在江边,灌溉是很便利的,村民还在沿江开挖灌渠,用寻常的筒车就能提水灌溉。”
张肃叹息道“多好的土地啊,之前怎一直荒着?”
朱国祥解释道“听说几十年前,这里也有农户居住,后来遇到天灾人祸,全都逃去山里或外地。”
“天灾人祸……”张肃冷笑,“恐怕人祸多一些。”
一直走到打理之后的废茶山,众人又原路返回。
张肃问道“这些流民垦荒的种子,都是元璋公给的?”
朱国祥说“皆为贫苦之人,生活实在不易。便借予他们种子和农具,年息一分。”
张肃拱手道“元璋公果然仁义!”
虽然一直感觉不对劲,但张肃还是没往那方面想。
真要造反,直接就煽动流民去打县城了,或者干脆占山为王、四处劫掠,哪有先种地慢慢蓄积力量的?
更何况,朱铭已经考中探花。
探花郎的父亲造反?
这不扯淡嘛!
回去的时候,张肃又去参观村学。
朱国祥介绍道“村学不收束修,目前只有十多个学生。等明年的日子好过些,肯定还有不少村民,愿意把孩童送来读书。”
张肃看着教室里,惊讶道“竟还有女童?”
朱国祥说道“那是本村士子孟昭之女,我忙不过来的时候,也让孟昭代为授课。虽说学生不分男女,但至今为止,还没有村民愿送女童来。”
“殊为辛苦啊!”张肃感慨道。
因为他看见教室里的学生,一个个都没有纸笔,正用竹枝在沙盆里练字。
想了想,张肃掏出银钱“给孩童们买些笔墨纸砚吧。”
朱国祥双手接过“多谢主簿资助。”
向知县觉得不能落了面子,对身边亲随说“过几日,你带五贯钱来……不必带钱,买些笔墨纸砚,送到大明村交给元璋公。”
朱国祥立即奉承“县尊与主簿,不愧为本县父母,一心教化为民,在下佩服之至。”
又是一番商业互吹,张肃还要顺着支流,去山中继续视察情况。
沿途多为土着村民,已经发展快两年,家家户户都有余粮,明显要比江边的新移民富裕。
他们不但种粮食,还学着朱国祥种蘑菇,又养了一些家禽做副业。
河谷之中,到处是良田。
由于修通水渠,离河较远的山脚土地,农作物也生长得郁郁葱葱。
向知县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