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龙原本一直淡然的眼中闪过一丝光芒,“让他进来。”
不一会儿,一个风尘仆仆的信使匆匆走进大殿,乃是当初跟随明善一起到东域,尾随佘宇晨出海的一个河曲军小头目。
蒯龙接过密信,拆开一看,脸色顿时变得有些凝重起来。
佘宇晨的船队出海之后,先是向东,再向南,最后在一群有大大小小的礁、岛相连的名叫日照群岛的地方停留了下来。
明善一直跟随着佘宇晨,但她似乎也毫不介意,出海之后行程很慢,不像是着急赶路,反而是一路慢悠悠的向东,甚至有时候还在一些岛屿停留良久。直到不久之前才真正的停下,派人上了明善的船队,告知明善可以回去复命了。
信中写明佘宇晨要明善复命的理由是,她此生会在日照群岛生活,不会再回大蜀,这就是她真正的目的。
而明善的信函中还专门注明这个群岛一直都存在,大蜀国因为这群岛离大陆过于偏远,且礁、岛都不大,所以原本一直就是渔民出海远行捕鱼的休息中转地。
唯一不同的是,记录中从未说过日照群岛能停泊大型的船只,就算明善这种博学之人,也觉得大蜀国的所有记载当中有误。
因为,这些所谓的礁、岛,不只是有小的,还有大型的岛屿,如果只是计算陆地面积,大约相当于原本大蜀国一个疆域的面积。
看来,大蜀国历史上的记载全都是错的,明善怀疑这是不知道多少年之前就已经开始刻意隐瞒的结果。
蒯龙把密信也递给孙思奉和董泽也查看,结合地域位置大致推算出来,其实这日照群岛离龙国南疆海岸边并不远,也就是两三日的航程。
孙思奉看完之后开口道:“陛下,您是不是早就知道,所以才让董师弟到圣女宫来的?”
蒯龙摇摇头,“事先我并不知道。”
佘宇晨从南山离开,原本可以直接到南疆,就算物质费用不足,需要建立一个国度,在燕州和在南疆没什么区别,她为什么要选择在燕州呢?
而且,从南疆的海边出海到日照群岛,也不过两三日航程,更容易办到。偏偏选择了去东域和北域相交的燕州,再用了这么多年时间准备,看起来还是大蜀国贾平儿忽然出兵才被迫出海,又绕了一大圈才到南疆之外的日照群岛。
除非燕州有她需要的,而且必须要去的理由,再不然就是完全的障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