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这里看看就行。”高凡说。他接过图纸,在潘越的办公桌上摊开,开始一张一张地看起来。
聚酯的生产工艺并不复杂,大体分为酯交换和聚合两个工序,分别在酯交换反应釜和缩聚反应釜中完成。每个釜里包括加热器、反应器、搅拌器等,外行看上去觉得是乱糟糟的一堆设备,在内行眼里则是清清爽爽的,哪样设备起什么作用,都有迹可循。
潘越的技术功底是非常扎实的,加之设计中借鉴了各地引进的大型聚酯装置的成熟经验,所以这套小聚酯装置的设计可以说是中规中矩,并没有什么硬伤。
不过,以高凡那超前时代40年的眼光来看,潘越的设计就显得很原始了,可谓到处都是破绽。
各个釜的容积匹配问题,分馏柱与酯化釜的连接方式问题,填料和加热介质的选择问题,原料配比问题,酯化母液滞留量控制问题,都是后世在生产实践中经历过反复优化的,潘越的设计,用一句后世的话来说,叫做“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虽然看出了这些问题,高凡却不想直接给潘越指出来。
他此前给化工设计院提出的铵改尿设计,已经是够逆天了。如果现在再照着那样的思路给潘越列出100项优化方案,潘越会不会吐血三升,高凡不确定,但古坤全肯定会跑过来要求对他进行切片检验的,因为这实在不是正常人类的表现。
铵改尿那次,毕竟是为了给沧海化肥厂找一条出路,不拿出一点令人惊艳的设计,是不足以打动化工设计院的。
这一回,潘越设计的小型聚酯装置是合格的,已经达到填补国内空白的要求了,高凡再去锦上添花的必要性并不大。
“我觉得没啥问题,就照这个设计建设吧。”高凡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