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冰箱

......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也伴随着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沈光林的教学能力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很快,他又得到了老师们的认可。

因为,隔壁办公室杨教授的论文终于发表了!

这可不是一般的论文,发表的也不是一般的杂志,国际期刊,SCI影响因子3.0,牛不牛?

这个年代的教授很多都是50年代60年代成长起来的,那个年代的大学生学习的外语是俄语。

但是,纵览全球,还是英语垄断了科技和文献圈,身为科研工作者,要是不会英文是要吃大亏的。

很多科研工作者从六七十年代就发现了这件事,于是不得不费力补上这门课。

不得不说,会写英语论文真的是一种能力,而且是一种科研工作者不可或缺的能力。

哪怕在沈光林的那个时代,他能够帮助老师撰写论文,直博也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多少讲师,多少医务工作者,为了一篇好论文皓首穷经,发奋不已。

在京城大学物理系,沈光林的出现顿时改变了物理学院缺乏英文专业人才的这一现状。

这个小伙子硬是要得!

这不,才多大会儿的功夫,沈光林就又接到了6篇论文的修改要求,最离谱的一篇是连标题都是中文写的,一个英文字母都没有。

这已经不是修改了,这是纯翻译呀。

小主,

职场PUA有没有?

不得已,小沈只能骂了一句:Very well。

拒绝是不可能拒绝的,磨洋工谁还不会?

也不能怪沈光林偷懒,现在这个年代又没有计算机,翻译工作并不好做,自己翻译出来了还要对照字典查询自己的单词有没有拼写错误。

在后世,查错功能不要太简单。

上次帮杨教授修改论文,沈光林是加班加点,只用了一周时间就完成了。

如今,一周的时间过去了,沈光林一篇文章的框架还没有改完。

直到,直到一位老师确实非常着急,他拿出50块钱想请沈老师能不能加快一下进度,而50块钱是翻译社翻译一本书的收费标准。

果然,这位老师的论文很快就修改完毕并完成了邮寄投递工作,而其他老师的论文还在有序排队中,像极了之前正在被堵的苏伊士运河。

赚钱,有什么难的嘛?

努力工作自然就有钱赚。

工作再忙,生活还是要继续的。

说起生活就离不开吃,说起吃就得说起吃肉,最好还是牛肉。

沈光林这里的牛肉是怎么吃也吃不完了。

经过这么些天的摸索,沈光林已经发现了,他“聚宝盆”里的牛肉每天都会刷新出来,但是他拿出来的钱就再也没有更新过,聚宝盆里一片静悄悄。

牛肉不吃就是浪费,不拿也是白不拿,拿出去卖又不值钱。

哎,每天收入8000也是不错,只可惜的是价值8000块人民币的牛肉无法变现。

沈光林时不时的从空间里拿些牛肉出来,时不时的从空间里拿出些牛肉来,而李蓉小姐姐也时不时的买些米面副食回来,这些东西很快就没有地方搁了。

宿舍里牛肉太多,就连隔壁的赵哥也蹭吃了不少,赵哥也曾经想过回请一下的,实在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