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旧账

楚宫春色 悠然小宝 1138 字 7小时前

凌恒眉心如锁,胸中波涛翻涌。

景隆帝怅然一叹,“你若心疼赵家,大不了日后找个理由把他们从流放地迁出,好好安顿就是,不过是让他们失去了富贵和几条人命,就当是为国捐躯了吧。”

“可赵家太无辜。”凌恒还是建议翻案,“还有魏城,他……”

“不可因此对他动手。”景隆帝知道儿子意思,“魏城是朕的肱股之臣,早年助朕登基,每每遇到困境他都竭尽全力为朕分忧,朕很感激他。”

“魏城的法子虽不正道,但赵家的钱财实实在在解了燃眉之急,为朕分了忧,总是有功,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朕办事,朕怎能过河拆桥。何况最终同意此事的是朕,他不过是从犯,这点担当朕还是有的。”

“旁的不说,就凭他知晓朕那么多秘密,亦不能把他逼急了,以免他将这些抖出来,让朕被人诟病耻笑。”

凌恒摇头,魏城的为君分忧是建立在伤害无辜人的基础上。

“那又怎样。”景隆帝不后悔,回忆半生,憔悴的脸上布满沧桑。

执掌江山哪里那么容易,君臣、民生、战事、哪件都是重中之重,危机时总要有割舍,不光赵家,国家利益当前,自己的嫡亲女儿不也舍弃了吗。

“当时情况紧急,别无他法,赵家几条人命换了边境无数百姓性命,不也值了吗。”

“既然错了,那就错下去,将这个秘密永远埋藏,别忘了,你是凌氏子孙,留着我凌氏的血,这件事不仅关乎朕的颜面,还有整个皇室,想想太庙供奉的历代先人,你想让他们被天下嘲讽在天之灵也不安心吗?”

“绝不能为了个世家让皇族无颜于世,不然朕不会原谅你,皇家列祖列宗都不会原谅你。”

该说的都说了,见儿子神色不佳,知道他还是难以接受,景隆帝不想再耗费口舌,拿过枕边早已拟好两道圣旨。

“你要能想通最好,若想不通也无妨。”

景隆帝最后叮嘱道:“这是朕的临终遗愿,你就当是尽孝道吧。”

两道圣旨,一道是传位旨意,另一道则是单独给凌恒的,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楚国历代君王,凡凌氏子孙,皆不可为赵氏翻案。

没有商量余地,景隆帝直接以圣旨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