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逐渐长大,到了他也勉强能帮着操持土地的时候,李春仙终究又回了水库一趟,希望能在水库上再谋求个生路。
技术工分比劳动工分要高许多,她想换个出路试试。
当初的妇女班的班长,如今已经是水库上的二把手。李春仙一双粗壮而干裂的手拉着班长,求班长看在儿时结伴的情分上让她有个工作。
本是扫盲班中的最优秀的两个女青年。此刻一个端坐办公室气质斐然,一个黑瘦老妪满眼哀求。
班长大约也是念着曾经的情分,推荐李春仙去做个计数员。可惜多年的困顿已将李春仙的灵气全磨光,早年学到的字儿和技术都忘了去。一双粗壮的手已经捉不住纤细的钢笔,短而糙的指头也拨不动那油润的算盘,更遑论一笔一笔地算着细账。
磨蹭了几日,手底下的功夫总也没见长。
且她心里不是惦念着长河几个孩子没人看管,就是记挂着村里几分自留地。来往七十公里的路程,一个月她必得回去好几次。总之,一切为了生计的繁琐事情将李春仙的心填满,她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学习,去成长。
一连好几个数据都搞错,思想理论学习也跟不上,班长终于客气请李春仙离开。
李春仙拉下脸面来,求情道:“家里困难,孩子们都小。这个情况您还要多担待。今后我一定更加认真!”
班长摇头道:“春仙哪,如今不是从前了,稍有不慎就要落后,更别提你闹出这么多的错误。组织上,不是完全不考虑你的情况,但你的心不定。心不定,事就不能成。更何况,现在有几个学生还要来实习,你这个岗位必须要空出来。”
年轻人长了一波又一波,空位子就那么几个。班子的面子再大,也不能让队里的人陪着李春仙成长。带着水库上补贴的几张布票,李春仙耷拉着脑袋回到了家。
李春仙终于意识到最好的青春年华已随风逝去,她注定只能是个操持田地的农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