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凒认为这种意见还比较有说服力,因为他所接触到的海汉高官,包括在朝鲜带兵打仗那几位将领,似乎个个都是无所不知的万事通。很显然他们曾经所学习过的知识并不局限于某个特殊领域,而是在很多领域都有涉猎,这样的综合能力正是李凒所向往的目标。
最后他综合了各方意见,决定适当延长留学的时间,以便能在海汉学习更多的科目。而他的课程也就排得更满了,每天都安排了一到两门课程,内容涉及了一个执政官需要了解的方方面面。
除了学习这些安排好的课程之外,他还必须要完成教官们所布置的各种作业,而当遇到一些无法解答的问题时,他便会按照指点,到市立图书馆查询各种资料来寻找问题的答案。
小主,
今天李凒来这边的目的,是要弄明白航海课所布置的作业,教官要求他分别计算出从汉城到大同江基地、辽东金州旅顺港、山东芝罘港,以及浙江舟山定海港的大致航程。
这几个地方当中,李凒只去过大同江和舟山,而且也根本不知道具体的航程,就算有人给他汇报过,如今也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所以他只能来市立图书馆查询海图,然后再计算航程。
由于李凒的身份特殊,加之执委会有意要将其培养为倾向海汉的执政者,所以也给了他很多特殊的待遇,比如这市立图书馆的浏览权限,李凒就要比其他外国人高出许多,甚至连专门收藏各种地图资料的这个馆,他也可以自由进出并查阅其中的馆藏资料。
李凒在馆内找到北方地区的海图,然后根据上面所标示的比例,计算出汉城与这几个目的地之间的大致航程,把数据誊录下来,然后便准备回住处完成自己的功课。不想刚一走出来,便遇到了费策贤。
对于这位大明派驻三亚的使臣,李凒当然多少也会有些在意,每次碰面都不免有些尴尬。毕竟朝鲜这两百年来一向都是将大明作为宗主国,直到最近几年海汉在北方不断出手,慢慢将朝鲜拉进了其阵营当中,但在海汉地盘上与大明高官碰面,终究还是会感觉十分不便。
而去年的清军入侵彻底将朝鲜推向了海汉一方,相较于只动口不动手的大明,海汉可是实打实地给朝鲜拉来了由数国组成的联军,帮助朝鲜击退了强大的敌人,保住了国祚。这也导致了朝鲜不愿再将大明作为本国的唯一守护者,果断加入到了由海汉牵头组建的国际联盟当中,以求获得货真价实的庇护。
当然客观来说,这也不是大明真打算见死不救,实在是有心无力,无法像海汉一样组织起庞大的舰队向朝鲜境内大规模投送军队。要是大明真的不计后果去这么做了,等待他们的可能不仅仅是朝鲜战场上的失败,而且还会导致国内的农民军乱局彻底失控。所以站在大明的角度,仅仅给予朝鲜道义上的支持,但实际操作中选择优先处理内乱,这样的做法也无可厚非。
不过朝鲜人肯定不会毫无芥蒂地去理解大明的做法,李凒就认为大明的见死不救并没有尽到宗主国的义务,而海汉的拔刀相助,才是真正的盟国该有的样子。
虽然联军的军费基本全由朝鲜承担,某种角度来说相当于是朝鲜请了一支多国雇佣军打赢了这场战争,但至少结果是好的,只要保住了李氏在朝鲜的统治,那么再多的费用也终会有解决的一天。
而海汉在战后对朝鲜提出的各种要求,在李凒看来也不见得是什么坏事。保留大同江军事基地和海汉驻军,可以有效地保护朝鲜西海岸的安全,同时也能让本国军队有更多机会与海汉军一同操演战术,提升实力。
而开放贸易和金融市场,以及启动大同江流域的多个大型合作项目,为朝鲜在战后实施重建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据李凒所知,朝廷在战后给各级官员发放的饷银,便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海汉银行的借款。这就意味着如果不是海汉帮忙,朝鲜的各级衙门很可能会陷入到不同程度的瘫痪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