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孝公主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但仍坚定地说道:“儿臣愿为大清的改革尽绵薄之力,愿父皇能早做决断。”
此时的乾隆皇帝,心中思绪万千。他深知大清的江山来之不易,祖宗的基业需要传承和发展。但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外界冲击,他也不得不谨慎权衡。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乾隆皇帝多次召集大臣们商讨此事。大臣们意见纷纭,有的主张坚守传统,认为大清的制度和文化源远流长,无需学习外国;有的则认为应当适当借鉴,以增强国家实力。
丰绅殷德也在朝堂上发表了自己的见解:“陛下,臣以为英国之工业革命,虽与我朝国情不同,但其中一些技术和管理方法,确有可借鉴之处。例如他们在工厂管理上的分工明确,在技术创新上的鼓励机制,都值得我们思考。”
然而,保守的势力依然强大,改革的声音在重重阻力下显得微弱。
乾隆皇帝在权衡利弊之后,虽然心中对英国的发展有所触动,但最终还是决定暂时维持现状。他担心改革会带来社会的动荡,影响江山的稳定。
和孝公主得知这一结果后,心中充满了无奈和忧虑。但她并没有放弃,她开始私下与一些有识之士交流,探讨如何在未来推动大清的变革。
丰绅殷德也在暗中努力,收集更多关于英国工业革命的资料,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说服乾隆皇帝改变主意。
而此时的大清,依然沉浸在传统的辉煌之中,对即将到来的世界变革浑然不觉。
但和孝公主和丰绅殷德的英伦见闻,如同投入湖中的石子,虽然暂时未能激起巨大的波澜,却在悄然间埋下了变革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