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神探狄仁杰是如何获得女皇武则天信任的(上)

大唐气象 贪狼木 2183 字 2个月前

面对典型的轻罪重判,大多朝臣选择了沉默。狄仁杰却在朝会中犯颜直谏,站在维护大唐律法的角度上,竭力替素无往来的两名将领申辩。最终成功说服了高宗,改判流放岭南。

也正是通过这件事,小官狄仁杰开始进入高宗视野。高宗欣赏他的正直与胆识,将他提升为侍御史,专司弹劾朝中不正之风。

调露元年(679年)正月,司农卿韦弘机奉诏在神都洛阳新建宿羽、高山、上阳等宫殿,盖得极为壮阔豪华,仅上阳宫走廊就横亘一里多长。高宗亲临审视甚为满意,马上就要搬过去住。

狄仁杰却上奏疏弹劾韦弘机,说他引导皇上大兴奢靡之风,韦弘机因此被免官处理。

左司郎中王本立善于阿谀奉承,高宗、武后对他厚爱有加。他仗势欺人,在朝中嚣张跋扈,群臣谁也不敢轻易招惹他。

狄仁杰在掌握了相关证据后,毫不犹豫的检举王本立罪行,奏请将他依法严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高宗原想不了了之,狄仁杰说:“国家即便再缺人才,也不会少他这样的人!陛下为什么要损害律法尊严替他开脱。如果您一定要赦免他,就请先把我流放远方,让那些替朝廷忠贞办事的大臣引以为戒。”王本立由此获罪,朝政为之肃然。

垂拱二年(686年),狄仁杰升任宁州(甘肃庆阳宁县)刺史,做了主政一方的长官。

他善抚百姓,颇有德政,受到民众爱戴。年底时,朝廷依例派监察御史郭翰巡视陇右。郭翰本着替高宗负责的态度,一路弹劾检举了多名不称职官员。

当他扮成百姓模样,进入宁州境内暗访时,发现称赞狄仁杰的百姓络绎不绝。郭翰大为惊异,随即将这事儿报给了朝廷。年已五十六岁的狄仁杰,因此被武则天征召入朝,出任工部侍郎,成了国家副部级高官。

这些年里,狄仁杰像是一盏明灯,放到哪里哪里亮。不论在哪个岗位、担负何种职务,都能干得有声有色。

他不吹不拍、不拉不扯、不贪不送,靠政绩、官声进身。特别是背景清白,从不拉帮结派,有经世报国的志向,无觊觎权力的野心,完全符合武则天的用人标准。

【02】抚百姓于罹难

如果说之前的狄仁杰职务较低,且远离权力核心,从而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纷争。那么自垂拱三年(687年)开始,身为朝中高官的他,也不可避免的被动卷入各种势力斗争中。

此时高宗已去世四年,继位的睿宗李旦只是一个摆设,朝政牢牢掌握在他母亲武则天手中。周兴、索元礼、来俊臣等酷吏闪亮登场,在武则天授意下,大搞罗织构陷!

垂拱四年(688年),李唐宗室博州刺史琅琊王李冲、豫州刺史越王李贞不甘坐等受诛,先后在博州(山东聊城)、豫州(河南驻马店汝南)起兵造反。由于准备过于仓促,加之实力有限,很快被朝廷派兵扑灭。

武则天借机对异己力量进行血腥清洗,大量官员坐罪处死,举国上下陷入肃杀氛围。

时任尚书左丞的狄仁杰奉命出任豫州刺史,这里是作乱的重灾区,阖境受越王李贞牵累坐罪的达六七百家,被判以抄家灭籍的有五千多口。

正直的狄仁杰不愿用别人的鲜血当成自己进步的阶梯,如实密奏武则天:“据臣调查,这些人都是无辜的,臣本想公开奏明,但有替逆党开脱之嫌;不说,又恐怕会违背您仁慈体恤的天性。”

武则天虽然心狠手辣,但她只针对挡她路、抢她权的政敌,并不是滥杀无辜的人,见狄仁杰说的在理,遂下令将豫州境内所有死囚改判为流放。

此时征讨越王李贞的官兵还逗留在豫州,他们倚仗平叛功劳,向州县索要财物,狄仁杰一律不准。统帅张光辅找狄仁杰理论,恼怒的质问:“你们区区州县,难道还敢轻视朝廷大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