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讨伐诸戎与千亩之战

战乱与冲突 平原真君 1311 字 1个月前

小主,

回想当年的周昭王姬瑕,率领西六师征伐荆楚,结果中了楚国人的诡计。当时要渡汉水,因为船只不够,于是强令当地人贡献船只。船只是贡献了,但很多船只木板之间是用胶粘在一起的。就连周昭王姬瑕和一些文武大臣乘坐的御船,也不能幸免。

结果怎么样?结果是很多周军将士被淹死了。姬瑕常年在北方,是个旱鸭子。当御船解体以后,他就掉到了汉水里。当两个大臣祭公和游靡游到姬瑕身边时,他早已经一命呜呼了。

尽管西周已经征服了汉水流域,但这里的人心收服了吗?但姬静现在的心情,就是病急乱投医。只要能从南国征召到攻打姜戎的士卒,就是一件高兴的事情。这样的后果,可想而知。

南国被征服地区的百姓,早已厌烦了持续不断的连年征战。见又要北上去攻打姜戎,将士们和家人的心情,肯定是抵触的。但不听从姬静的命令,又能怎么样呢?能逃到哪里去呢?

姬静就是征召了这样一支“南国之师”,然后在周军将领和一些周军的押送下,一百个不情愿地北上,准备去攻打姜戎。

路上开小差的,因为各种情况被军法从事的,是可以预料的。这样的一支军队,怎么与西六师等王师相比?况且现在的王师,也绝不是西周初年、“成康之治”时期的王师了。

西申国的姜戎人,早已经得知周军前来攻打的消息。他们利用地利之便,对远道而来的“南国之师”,发动了一次次的袭击。

御驾亲征的姬静,身边虽然有不少亲信将领,还有亲兵卫队。但在姜戎人灵活机动的攻势面前,丝毫捞不到什么便宜。况且这支周军的主力是“南国之师”。这些南方人根本就不愿意来打仗。现在被逼无奈上战场,能和以逸待劳的姜戎人相比吗?

一场场交战下来,“南国之师”被姜戎人打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溃退下来的将士四散奔逃,但由于人生地不熟,被埋伏的姜戎人一阵阵截杀。交战到最后,“南国之师”全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