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太医跟着云巧去开方子,叮嘱药膳的烹饪方式和注意事项,郑前去沏茶,云影被宣帝支了出去,陆真也放松了下来,歪在榻上看宣帝。
她似乎坐得近了些,最近有些休息不好,眼底带了青黑,这一年多想必经历了许多,眸中沉得如同一潭深渊,让人猜不透其中所思所想。
宣帝迎上她的眼神,脸上浮上无奈的神色:“你身边的人还是少了些,不如还是让张风跟在你身边吧,他的武力还是拿得出手的。”
“不用不用,明镜司才成立不久,接手了一堆事情,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臣述完职就走。”
宣帝失望了一瞬,复又说道:“回去也好,那里才是你大展才能的地方,长安太小也太乱了,否则那些人又怎敢明目张胆搞偷袭。”
这些人破防,无非就是两点。
一是陆真官场走得太顺,明明是一穷困县县令,偏偏最争气,五年内连续跃升,还肩负着先帝改革落地的遗愿,这简直就是封疆大吏的预备版。
另一个点便是陇右的改革实在是太成功了,商户赚到了钱,百姓生活得越来越好,还联合不少氏族提升了工艺技术,提升商品质量,其他地方的工坊活路都快没了,不眼红才怪。
若不是昨晚随从们支援及时,陆真身边的人护得紧,说不定早就将她重伤了。
“这也说明这件事咱们做对了,陇右的改革已经让家底深厚的氏族感到不安,这事还得继续下去,但要一步一步来,急不得,陛下请看。”
陆真递给宣帝一本册子,宣帝狐疑地接过:“田、户、税新政实操?这么厚,写了很久吧?”
宣帝将册子翻开慢慢看了起来,这本册子是陆真自永新县起开始记录的关于几条新政实施的要点和重点。
田改的重点是要明确辖内的耕地总面积,实施土地所有缴税政策,适当约束田地租赁上限,将百姓肩上的税粮重担减轻,因地制宜进行耕种,释放劳动力往工坊转移。
稻子的种子她倒是可以提供,种植的人才也能够提供一些,但当地的情况显然是更复杂的,需要知府、县令根据当地的情况来安排耕种。
“这些资料都是爱卿呕心沥血整理出来的,就这样交给朕?”
陆真轻轻白了她一眼:“陛下心里乐开花了吧?”
“咳咳......爱卿辛苦了。”
“年后朝中将开恩科,届时会有一批有志之士可安排到地方去,朝中也需要有人来统领此事,你要不考虑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