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
一群老头把郑教授手里的速效急救丸吃了个精光。
当下的世界,基本局势十分紧张。
全世界算起来有 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真正能在国际舞台上翻云覆雨的主要玩家,也就只有四个,分别是漂亮国、龙国、欧盟和俄国。
它们的综合实力排名,也大致是这个顺序。
全面战争爆发的可能性基本微乎其微,直接的军事冲突只会是两败俱伤。
所以,各国更多的是维持一种斗而不破的局面。
通过制裁、频繁的军演,还有技术封锁等手段相互施压,以此来争取更多的利益和话语权。
在这场大国博弈的棋局里,谁要是能更快地解决自身内部矛盾,率先掌握颠覆性科技,并且成功争取到中间地带国家的支持,谁就能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脱颖而出。
大国博弈的本质,不是闪电战,而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耐力比拼。
比的就是制度的韧性、技术创新的能力,还有战略上的耐心。
原本还为当前局势焦头烂额,不知如何破局。
现在好了。
这么突然地掌握了颠覆式科技......
这感觉,就像是刚张嘴喊饿,热气腾腾的饭菜就端到了眼前。
可以选择性公开合成生物学外骨骼技术,吸引欧盟在生物伦理领域战略对冲。
以气候工程兵器为筹码,与俄国开展北极航道开发合作。
通过脑机接口技术交换,突破漂亮国在神经芯片领域的专利封锁。
这种技术外交可构建非对称优势,将十年期的技术追赶期压缩甚至超越,实现真正的攻守易形。
外部解决了,内部感觉好像也有点希望?
专注机器人领域的大佬问:“翠花指挥官你好,我想请问你们居家机器人的成本是多少?”
“现阶段机械臂力量精确到什么程度?”
“故障率怎么样?”
“是否能理解模糊指令?譬如下达‘把客厅弄整洁’的指令,机器人会收好玩具加拖地。”
“是如何加入非结构化场景,应对宠物突然冲撞?”
翠花没有任何隐瞒的回答:“居家机器人成本比工业机器人高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