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遣使大周

随着叛军的平息,投降的士兵们显得更加心有余悸,他们终于意识到秦煜的决断与强硬不是空谈。秦煜走向这些投降者,语气缓和:“今后你们将接受北戎的管理,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若再敢作乱,后果自负。”

一位年轻的叛军战士低下头,声音颤抖:“侯爷,我……我愿意效忠北戎。”其他人纷纷点头,心中对未来的恐惧渐渐被希望取而代之。

秦煜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虽然这场战斗短暂,却让他对未来的局势有了新的思考。他明白,唯有将这些人纳入自己的管理之中,才能真正削弱这次大周内乱对北戎造成的影响。

秦煜将收编之事处理妥当后,立刻将注意力转向边防事务。他深知,若不尽快稳固边境,大周之乱将会给北戎带来无尽的麻烦。于是,他开始在营帐内忙碌起来,翻阅着有关大周动乱的奏折,心中盘算着下一步的行动。

“副将,”秦煜一边整理文书,一边叫来身边的副将,“准备好墨笔和纸,我要写一封上书给陛下。”

“侯爷,您打算怎么写?”副将疑惑地问。

秦煜抬起头,目光坚定:“我建议派遣使者深入大周,直接质问他们关于侵犯边境的事。”

副将一愣,眼中闪过一丝担忧:“但如果大周反弹,岂不是我们要承受更大的压力?”

“压力?这正是我们需要的。”秦煜语气中透着坚定,“若大周否认,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地接收流民;若他们承认,便是我们增加陈兵边界的理由。这样一来,不论结果如何,至少我们可以在道义上占据优势。”

副将点头,虽然心中仍有疑虑,但秦煜的果敢与决策能力让他心生信服。他迅速准备好笔墨,秦煜开始挥毫写下奏疏,字字铿锵。

几日后,拓跋天宝收到秦煜的奏疏,立刻召集群臣商议。大殿之中,众臣议论纷纷,担忧的气氛弥漫在空气中。

“若这样做,恐怕会引火烧身。”一位老臣率先发言,皱着眉头,“北戎连年征战,民间承受的压力太大了,我们不能再将自己置于险地之中。”

“我同意这个看法。”另一位年轻的臣子站起身,语气恳切,“大周虽乱,但若我们贸然出手,可能会激化矛盾,造成更大的冲突。”

“稍有不慎,咱们就可能步了大周的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