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嘉欣每天下班回来都能从孩子们口里听到知青的新消息。
比如今天又出了什么丑,前几天还有哭了的。
赖嘉欣听了,心里不是很意外。
适应期,理解理解。
不过有进步的是,越到后头这类消息就越少。
等到过年前,知青点也终于建好了。
大队在开过会后,给知青点的选址定在了靠近村口的位置。
村口的位置大,住的人少,以后要是再扩大位置也方便。
知青点的位置在徐大妈家的斜后方,隔了大概三四十米左右,距离赖嘉欣家还是有点距离的。
赖嘉欣站在门口眺望着,远处是并排着的房子。
一共有三排,第一排有四间,包括一间厨房。
第二排有三间,最后面一排只有一间,是厕所。
没有院子,能看得很清楚。
最后一排厕所且不说,前两排左右倒是有着足够的空间。
以后要是再有知青下来,直接连着扩建就行。
赖嘉欣进院子前,还能看到知青们兴高采烈地搬着行李去新家。
一点对借住地方的留恋都没有。
想到最近村里的热闹,赖嘉欣失笑,倒也不难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