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息见状,知道太后定是心里烦忧,便劝道:“太后,依老奴看呐,不论前朝还是后宫之事,您就少操心吧,自有皇上与皇后去处理,您好好养身子才是最重要的。”
太后张开眼睛,眼里浑浊不清,却透过一丝锐利的光芒,“竹息,哀家何尝不想做个不闻世事的太后呢,只是皇上到底还是哀家的儿子,大阿哥更是流着我乌雅氏与乌拉那拉氏血脉的皇子。
只有大阿哥能够成为太子,成为下一任皇帝,乌雅氏与乌拉那拉氏便可三代不愁了。”
竹息连忙宽慰道:“太后,大阿哥才能出众,皇上也是看重他的,那是迟早的事,您就放心吧!”
太后的神情却依然凝重,她摇了摇头,说道:“如今年氏已经成了华贵妃,六阿哥又慢慢大了,哀家实在放心不下呀!若是年家有意要替六阿哥争那个位子,皇后与大阿哥恐怕也难以招架。”
竹息想了想又说:“太后,年家虽然势大,但皇后与大阿哥背后也有乌拉那拉一族以及富察一族支持,大阿哥又深得人心,只要皇后与大阿哥不被揪到错处,华贵妃与六阿哥便没有机会赢。”
太后闻言,仔细想想,也点了点头。
皇后与大阿哥的助力确实也不少,况且还有老十四呢,老十四虽然跟皇上关系不好,但是跟弘晖这个侄子的关系倒是不错。
若以后年家真的扶持六阿哥上台与弘晖争皇位,老十四绝对会帮弘晖的。
她也是关心则乱,听闻弘晖在六部中也结识了不少官员,比之如今才不过10岁的弘晏已经有了足够的优势了。
宜修倒不知道太后正发愁如何让皇上立弘晖为太子。
她已经与年世兰已经在一点点把甄嬛与温实初私通的证据,悄悄递到祺嫔的手里了。
不过祺嫔倒不知道这些证据是旁人故意递给她的,她只以为她有能力,果然把甄嬛与温实初私通的证据给一点点找出来了。
过不了多久,她就能集齐证据跟证人,在整个后宫面前告发甄嬛私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