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仰天长叹:“唉,汉朝这气数怕是要到头了!”
马良一头雾水,忙问为啥。孔明解释道:“在那些低洼、险要的地方扎营,这是兵家大忌。要是敌人用火攻,怎么解救?而且,哪有连营七百里就能挡住敌人的?大祸不远啦!陆逊一直坚守不出,就是因为这个。你赶紧去见皇上,让他把营地改了,不能再这样了。”
马良担心地说:“要是现在吴兵已经打赢了,怎么办?”
孔明胸有成竹地说:“陆逊不敢追,成都暂时没啥危险。”
马良又问:“陆逊为啥不追?”
孔明说:“他怕魏国军队偷袭他的后路。皇上要是有危险,就去白帝城躲避。我进川的时候,在鱼腹浦埋伏了十万大军呢。”
马良惊讶地说:“我在鱼腹浦来回走了好几趟,咋一个兵都没瞧见,丞相您别开玩笑了吧?”
孔明神秘一笑:“以后你就知道了,别多问。”
马良拿了孔明写的表章,火急火燎地往御营赶去。孔明则回成都调兵遣将,准备救援。
陆逊这边,见蜀兵一天天松懈下来,没了防备,觉得时机成熟了,就把大小将领召集到营帐,说:“我自从领命以来,还没出去打过一仗。现在我对蜀兵的情况了如指掌,打算先拿下江南岸的一个营寨。谁愿意去?”
话刚说完,韩当、周泰、凌统等人就迫不及待地跳出来,大声说:“我们愿意去!”
陆逊摆摆手,让他们都退下,独独看向阶下的末将淳于丹,说:“我给你五千兵马,去拿下江南第四营,那是蜀将傅彤守着的。今晚就得成功,我亲自带兵接应你。”
淳于丹领命而去。陆逊又转头对徐盛、丁奉说:“你们各带三千兵马,在营寨外五里的地方等着。要是淳于丹败回来,有敌人追,你们就出手相救,但千万别追出去。”
徐盛和丁奉领命,各自带兵走了。
黄昏时分,淳于丹带着兵出发了。到蜀寨的时候,已经是三更过后。淳于丹一声令下:“兄弟们,冲啊!”众士兵鼓噪着往蜀营里冲。
蜀营里,傅彤带着兵杀了出来,手持长枪,直刺淳于丹。淳于丹哪是对手,没几个回合,就抵挡不住,拨马就跑。
突然,喊声震天,一彪人马拦住去路,为首的大将正是赵融。淳于丹拼命夺路而逃,折损了大半兵力。正跑着,山后又杀出一彪蛮兵,为首的番将是沙摩柯。淳于丹拼死一战,好不容易才逃脱,可背后三路敌军紧追不舍。
等跑到离营寨五里的地方,吴军徐盛、丁奉两路杀出,蜀兵这才退去,救了淳于丹回营。
淳于丹带着箭伤,一脸愧疚地来见陆逊请罪:“都督,我办事不力,没能完成任务。”
陆逊摆摆手,安慰道:“这不是你的错,我就是想试试敌人的虚实。破蜀的计策,我已经成竹在胸了。”
徐盛和丁奉在一旁着急地说:“蜀兵势力庞大,很难攻破啊,咱们这样白白损兵折将,没啥好处。”
陆逊微微一笑,自信地说:“我这条计策,也就瞒不过诸葛亮。幸好这小子不在,不然可就麻烦了,这次我肯定能立下大功。”
说完,陆逊再次召集大小将领,开始部署:“让朱然从水路进兵,明天午后东南风大作的时候,用船装满茅草,按计划行事;韩当带一军攻打江北岸,周泰带一军攻打江南岸,每人手里拿一把茅草,里面藏着硫黄、焰硝,带上火种,拿着枪刀,一起冲上去。到了蜀营,顺风点火,蜀兵那四十个营寨,只烧二十个,每隔一个营寨烧一个。各军都带上干粮,不许后退,日夜追击,直到抓住刘备为止。”
众将领听了军令,各自领命而去。
先主这边,正在御营里琢磨怎么破吴呢,突然瞧见帐前中军的旗幡,没风自己就倒了。先主心里“咯噔”一下,问程畿:“这是啥兆头啊?”
程畿皱着眉头,思索片刻说:“陛下,今晚该不会是吴兵要来劫营吧?”
先主不屑地说:“昨晚都把他们杀得差不多了,他们哪敢再来?”
程畿还是不放心:“万一这是陆逊试探咱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