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他们之前听从了土方岁三的建议,及时出兵拿下了关原城,否则的话,一旦倒幕军的主力赶到,他们就没有任何机会了!
好事成双,就在幕府夺下了关原城的时候,天朝卖给他们的武器装备也抵达了江户城,随同这些武器一起抵达的,还有多达200多名汉军的军官。
这些军官将协助幕府军队进行改革,并且给他们的作战行动出谋划策,为他们制定针对性的军事策略,让他们能稳住局势!
大批先进武器和汉军军官的抵达,让幕府上下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在牢牢的占据了关原城的情况下,他们开始按部就班的在汉军军官团的指导之下,开始进行军事改革。
局面开始逐渐的好转了起来。
而另外一边,倒幕军派遣了一万大军火急火燎的赶回萨摩藩的时候,汉军已经从萨摩藩撤走了。
这支大军完全白跑了一趟,而且回来之后又不敢立刻离开,赶往前线。
因为惧怕汉军去而复返,所以他们只能留在西南地区,防备汉军的进攻。
与此同时,天朝派遣了使臣前往京都,向倒幕政权发出严正抗议,要求他们交出牡丹社事件的幕后策划者,交由汉军处置。
而这个时候,倒幕军才知道,原来萨摩藩跟天朝之间居然还有这样的恩怨。
这么看来,汉军之前进攻萨摩藩的举动,并不是对整个倒幕军宣战,而是单纯只是对萨摩藩宣战而已。
经过了这么多事情的折腾之后,倒幕军内部出现了分裂,并且被挡在了关原城下寸步难进。
至此,倭国一分为二的格局便彻底的稳定了下来!
倭国的内战对于整个世界的影响很小,毕竟倭国只是一个小国,只在远东这一亩三分地里面有点影响力,在全球范围内来看的话,他们根本上不了台面。
所以除了天朝,倭国,日不落和高丽等国会关注这场战争之外,其他国家对此事都不是很关注。
因为这个时候,世界上有另外一件大事更值得他们关注了!
1867年4月,普鲁士宰相俾斯麦在柏霖召开了首届北德意芷邦联代表大会,一共有43位人代表德意芷地区22个邦国和自由市出席会议。
这场会议确定了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成为北德意芷邦联的联邦首脑,相当于是国家元首。
随后邦联首脑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麦为北德意芷邦联的首相,总理整个北德意芷邦联的大小事务,并且直接对邦联首脑负责。
虽然22个邦国和自由市的代表一起组建了北德意芷邦联的议会,但是这个议会只是象征性的东西,根本没有实权。
他们既不能选举产生邦联的首脑,也不能任免邦联首相。
邦联的首脑是跟普鲁士的王位绑定的,是世袭制的,也就是说威廉一世死后,他的继承人将自动继承北德意芷邦联首脑的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