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做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从这群地主老财的手中赚一笔钱!
因为工艺的缘故,汽车的造价是越来越便宜的。
虽然此时一汽的一辆汽车的成本大约在6000元左右,造价很高。
按照一万元的价格售卖的话,毛利润其实只有40%。
但是,随着大量熟练技术工人的成长,以及生产工艺的成熟,残次品率会明显下降。
到时候,汽车的成本会迅速的下降到3000甚至是2000元,毛利润会提高到7080%。
不过考虑到这个时代的平均工资,即便是这种价格,普通人也很难买得起。
所以在头几年,汽车这东西就压根不是为普通人准备的,而是为了那些有钱的富商和地主老财们准备的。
所以这东西就不能生产的太多!
每年生产5万辆,按1万元的价格卖,赚的钱绝对没有每年生产一万辆,按照五万的价格卖赚得多!
所以当价格被炒高到了5万元之后,毛利润就立刻增加到了900%,这种暴利的行情,皇帝自然希望能多维持一点。
反正那些钱留在那群地主老财和商人们的手中也没什么用,还不如让汽车工厂和国家的国库赚了。
那样的话,至少还能为社会和国家做更多的贡献。
这不,一汽工厂凭借着小轿车的销售,不仅彻底赚回了之前政府在他们身上投入的成本,而且手中还积累到了大量的资金。
这让他们有时间和财力去研究和生产军方之前向他们下达的那种车辆的订单了!
而此时,在试验场喊,几辆按照军方要求生产出来的,具有越野能力的装甲车,摆在了军方的面前!
一汽工厂生产的装甲车一共有三种:一种是轮式装甲运兵车。
一种是履带式装甲突击车。
最后一种是半履带的装甲战车。
这其中,第一种吨位大约在12吨左右,自身的装甲厚度为12毫米,最大速度为65公里每小时,可以容纳12名全副武装的士兵。
因为是运兵车,所以这装甲车只配备了一挺12.7毫米的重机枪,装甲车的两侧有好几个射击孔,里面的士兵可以借助这些射击孔对外开枪射击。。
这样的话,即便是他们不从装甲车上下来,也一样可以攻击沿途的敌人。
相较于第一种武器配备比较单薄的运兵车而言,第二种履带式装甲突击车的武备显然要豪华得多。
这款履带式装甲突击车装自身的重量为25吨,重量重了一倍多。
它配备了一门75毫米滑膛炮,一挺12.7毫米的共轴机枪机枪和一挺7.62毫米普通机枪。
一门火炮加上两挺机枪的配置,让这款装甲车拥有了强大的火力。
在汉军的作战体系中,它将承担着装甲部队的伴随火力支援任务,为部队扫清进攻中遇到的障碍,予以敌人沉重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