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在宁国府的县衙内

在宁国府的县衙内,征大人与当地的县令坐在一张圆桌旁,御林军与大内侍卫则在周围守卫,保持着极为严密的防护,气氛却因为一顿普通的饭菜而显得别具一格。

县衙内的饭桌布置得十分简单,但却不失温馨。桌上陈列着宁国府的地方特色菜肴,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征大人望着桌上的饭菜,心中不禁赞叹,这里的食物虽然没有华丽的装饰,但每道菜都仿佛蕴含着这座城市的风土人情和浓厚的地方特色。

首先上桌的是一盘“徽州毛豆腐”。这道菜的豆腐色泽金黄,外皮略带脆感,内里却仍保持着嫩滑的质地。征大人夹了一块放入嘴中,口感丰富,豆腥味并不强烈,而是伴随着几分奇特的发酵香气,味道独特且回味无穷。县令笑道:“徽州的毛豆腐历来以其特殊的风味而闻名,吃惯了这口,外面任何豆腐都吃不惯了。”话语中带着几分自豪,显然他对这道地方美食情有独钟。

接着,另一道宁国的传统美食——“徽州臭豆腐”也端了上来。不同于北方的臭豆腐,这里的臭豆腐更具地方特色,表皮炸得香脆,吃上一口,里面的豆腐香味扑鼻,配合着些许发酵后的味道,虽然外观与名字都让人有些疑虑,但吃上一口却令人欲罢不能。征大人尝了一口,眼中流露出一丝欣赏的神色,“虽然它名为‘臭’,但倒是别具一番风味。”他笑着说道,显然这道菜已经赢得了他的青睐。

县令则不紧不慢地端起一碗清汤,提醒道:“宁国的汤也极有特色,别具一格的地方风味。”汤内有着鲜美的鲢鱼和一些本地特产的香料,汤色清澈,入口清淡却充满了滋味,喝上一口,仿佛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恩赐。征大人连声称赞:“这味道果然不同,清新中带着一股山水的气息,实在是美味。”他不禁想起了路途上的劳累与风尘,顿时觉得这顿饭成为了此行的一大慰藉。

饭桌上的话题逐渐转向了宁国府的历史与文化。县令借着举杯畅饮的机会,讲述起这片土地的悠久历史。他提到宁国府是徽州文化的重要一部分,文人雅士繁盛,徽商更是曾经引领了整个江南的经济潮流。“徽州,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之一。这里的书法、山水画、建筑以及茶文化,皆有千年传承,至今依然是华夏文化的重要源泉之一。”他说到这里,眼中透露出对自己家乡的深厚情感。

征大人点了点头,深感赞同。他心中暗自感慨,文化与经济的兴盛背后,往往是无数勤劳人民默默耕耘的结果。宁国府的繁荣不仅仅是因为自然资源的馈赠,更因为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世代传承,保持着一种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无论是餐桌上的每一道菜肴,还是这座城市的古老书院与商铺,都见证了这片土地的历史积淀和文化魅力。

随着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气氛愈加融洽。征大人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放松,不仅是因为美食的滋养,更因为这里的人民与文化给他带来的心灵愉悦。尽管在外界的眼中,宁国府或许只是徽州众多府城之一,但在他看来,这座城市有着无法言喻的魅力。在这里,食物与文化交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似乎也充满了温暖与尊重。

与此同时,旁边的御林军与大内侍卫虽然身负重任,严阵以待,但见到征大人如此愉悦,彼此间也不由得放松了些许神色,纷纷小声交谈起自己的家乡与见闻。宁国府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似乎让每个人的心情都变得明朗起来。即便是平日里严肃的侍卫们,也开始放下拘谨,偶尔露出微笑,与周围的人轻松交谈。

就在这时,一位小吏走了进来,恭敬地提醒道:“大人,天色已晚,您是否要休息片刻,准备启程?”征大人微微皱了皱眉,略感迟疑。此行已经过了许多地方,眼前的宁国府虽然只是短短的一段停留,却让他感受到了久违的宁静与舒适。即使是这样短暂的时光,仿佛也能让身心重新焕发活力。

“暂时不急。”他轻声答道,眼神中充满了思索,“这座城市让我感到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我更希望能多留一会儿,沉浸在这份平和的氛围里。”

县令见状,便微笑道:“大人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