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濬微微一愣,脸上闪过一丝局促,嗫嚅道:“我原是这弘农郡的一名屯长,负责操练城中那一队新兵。”
说完,王濬又重新抬起头:“不过…日前太守大人夸我勇武,现在我已经是军侯了。”
朱文正听闻,又是一阵肆无忌惮的大笑,引得双方士兵纷纷侧目。
“哈哈哈,我没听错吧,一个小小的屯长?”
王濬涨红了脸,双手紧握住长枪,不服气道:“官职小又如何?战场上,凭的是真本事,我…我只是没有好的机会罢了,否则我也不会比你差……”
朱文正一时来了兴趣:“小子,我看你武艺尚可,也别当曹魏那破军侯了,到本将麾下做一个校尉如何?”
闻言,王濬直视朱文正,思索了一会儿,又认真的摇了摇头道:
“不…不了,父亲说过,忠臣不事二主……”
闻言,朱文正饶有兴趣的说道:“扯淡,岂不闻良臣择主而侍?何况你一个小小的屯长,还什么臣不臣的。”
王濬皱眉沉思,片刻后,疑惑问道:
“扯淡是什么意思?书上从未说过。”
朱文正有些无语,不耐回答道:
“意思就是你说的不对,哪本书上也没有这词,此词乃我家陛下独创。”
王濬挠了挠头,一脸憨态:“你家陛下可真有意思。”
朱文正一听王濬这么说话,立刻来了精神,也忘记自己是来打架的。
他挺直了腰杆,捋了捋下颌,眉飞色舞地说道:
“那是!我家陛下那可是天纵奇才,文韬武略样样精通,脑袋里的奇思妙想多着呢,治国理政,井井有条,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咱们汉军南征北战,那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说起刘禅,朱文正滔滔不绝:
“小子,有听说过这两年蜀中民间百姓改编诸葛丞相的《出师表》吗?”
王濬摇了摇头,一脸严肃:“没有,我自出生后就没有离开过弘农。”
朱文正眼睛一亮,高声说道:
“那本将就念给你听听,蜀中民间曰: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少主父亲祭天秒变猛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