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谋定革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贺长亭沉默片刻,心中对陛下的决心有了更深的认识,拱手叹道:“陛下圣明,仁威并施,实乃治国良策。是臣见识浅薄,未能领会陛下深意。”

沈璃坐回主位,看着贺长亭,认真地说:“考核机制也要变。除传统考核,新增‘廉政风险评估’,按岗位、权力、过往表现评估风险等级,对高风险官员加强监督。”

贺长亭微微皱眉,提出疑问:“陛下,这风险评估主观性会不会太强?如何保证评估的公正客观?万一被有心之人利用,岂不是乱了朝堂秩序?”

沈璃自信一笑,解释道:“朕会设立专门的评估机构,选拔公正严明、经验丰富的官员负责。评估过程中,以具体事实和数据为依据,结合官员工作中的实际表现,而非主观臆断。并且,评估结果会进行公示,接受各方监督,有异议者可申诉复查。”

贺长亭连连点头,心中对陛下的佩服又多了几分,由衷说道:“陛下考虑如此细致,此方法定能提前防范腐败。有陛下这般用心,朝堂风气何愁不正?”

沈璃微微扬起下巴,带着几分期待:“民众监督也得升级。设专项举报奖励基金,举报属实者按案件严重程度,奖金银、田产,甚至优先推荐官职。”

贺长亭面露担忧,语气急切:“陛下,重赏之下,恐有人为谋取私利恶意举报,扰乱朝堂秩序。这新政才推行,可不能出乱子啊。”

沈璃摆了摆手,坚定地说:“所以我们要完善举报流程,接到举报后,先由专人进行初步核查,确认有腐败嫌疑后再展开正式调查。若发现恶意举报,严惩举报人,以此规范举报行为。同时,完善匿名举报制度,保障举报人安全,让百姓无后顾之忧。”

贺长亭激动地拱手:“陛下谋略深远,此计既能激发百姓热情,又能避免混乱。陛下新政,实乃百姓之福,国家之幸!”

沈璃站起身,缓缓踱步:“廉政教育同样重要。全国设廉政学院,定期组织官员封闭式培训,内容涵盖儒家廉洁思想、案例分析、法律知识。”

贺长亭点头赞同,但又提出疑问:“陛下,通过教育筑牢思想防线,确实是长久之计。但仅靠学院培训,能否让廉洁观念真正深入人心?”

沈璃目光望向远方,充满期许:“廉政学院是关键一环,能系统地培养官员廉政意识。同时,我们还会在民间通过张贴告示、街头说书、戏曲表演等形式广泛宣传廉洁文化。自上而下,营造全民反腐氛围,让廉洁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贺长亭拱手称赞:“陛下布局宏大,如此定能让廉洁观念扎根朝野。陛下年纪轻轻,却有如此雄才大略,实乃我朝之福!”

沈璃话锋一转,谈到民生:“国家根基在民生,农业是重中之重。设皇家农科院,纳农艺人才,培育良种免费发农户,派技术人员指导新种植技术,如合理密植、轮作休耕。”

贺长亭面露喜色,但又有些担忧:“陛下此举利国利民,只是农科院培育良种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短期内恐难见成效,如何解决当下的粮食问题?”

沈璃从容不迫,娓娓道来:“培育良种是长远之计,当下我们会先将已有的优良品种推广下去。同时,对受灾地区加大粮食调配力度,确保百姓基本生活。而且,派遣技术人员指导农民采用新种植技术,能在现有条件下提高粮食产量,解燃眉之急。”

贺长亭面露敬佩之色,激动地说:“陛下统筹全局,考虑周全,百姓之福也。陛下心怀天下,定能带领我朝走向繁荣昌盛!”

沈璃看向贺长亭,询问道:“工业发展也不能落下。设工部工坊司,扶持工坊和匠户,给场地、资金、技术支持,鼓励创新,奖励突出匠户,授予‘皇家御用工匠’称号。”

贺长亭思索后回答:“陛下,扶持工坊匠户固然好,但投入如此多资源,若工业产品没有市场,岂不是浪费?”

沈璃自信满满,微笑着说:“朕已命人调研市场需求,引导工坊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同时,朕会亲自出面与周边国家签订贸易协定,降低关税壁垒,拓展海外市场;在国内举办工业产品展销会,促进国内贸易交流。如此,不愁产品没有销路。”

贺长亭拱手行礼,满脸钦佩:“陛下高瞻远瞩,工业发展指日可待。有陛下引领,我朝工商业必将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