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言听计从

“选择一块好地方安置娄烦部落就可以了。”

扶苏点头同意交由一位熟悉北方地理环境的大臣处理此事。此时王菱华皱眉质疑道,“妹婿,匈奴依水草而生,这些水资源难道不是他们的命根子?随随便便划给别的部族,周围的匈奴人怎可能答应?”。

满不在乎地说:“不答应便只能武力解决。”

“娄烦部手持诏书并有大军策应;若失败便说明它不堪一击,自取 。”

王菱华追问道:“如果另一个更强大的部落灭掉了娄烦部,秦国是否会扶持新势力崛起?”。

冷峻回答道:“对王化不满的部族断不能存留。”

“一旦出现能击败娄烦部的强敌,秦国继续扶持无异于引虎进门。”

“任何高于马车轮高的人都要被杀无赦。”

王菱华惊慌表示,这样的政策是否会让一些幸存下来的孩子日后产生报复之心。

解释道那是误解,这里说的高度是将车子水平测量。

即使真有幼童活下来并成长为人才,也只是小概率事件罢了。

酒席结束时,辛胜和嬴元曼焦急想搭话,却找不到机会只好向另一位人士求救。

为了接见密友李左车,没有理会请求帮忙的提议。他认为现在必须专注于手头上的重大计划。

随后在深夜里,李左车假扮醉酒状态向其主汇报:“我们将更多的资源投放在铁甲生产上。”

“但这样瞒不了太久,需提防被人发现异常动向。”

他补充道需要更多皮料火硝等原料储存起来备用,并建议修建道路便于调动大型武器入城。又提出了一个制造舆论来转移公众注意力的想法,然而却被拒绝了。

李左车不解质问为何放弃这个好机会。 则告诉他他们依靠的是近百万匠人和技术人员的支持。

最终二人制定了一个更加激进的新计策:通过故意制造事端引发高层关注减少部分官僚俸禄,从而激起强烈不满情绪。

这样便能够在适当的时机号召变革完成大事。

马车缓缓驶出城门,杨某人扶着另一人上了车,随即吩咐车夫启程。

赵氏不知何时站到他身后,高兴地喊道:“夫君,兄长已应允你官复原职了!”

杨某人转头看向她,展露笑容:“是吗?”

“多亏了夫人有面子,不然为夫恐难再有机会东山再起。”

赵氏敏锐地察觉到他的异样,疑惑地问道:“你似乎并不开心。”

杨某人大笑道:“怎会!”继而认真解释,“这府令之位何其重要,无数朝臣都虎视眈眈。然而太子对我却如此信任,此等荣耀,让我何德何能!”

赵氏的神色复杂起来,上前拉住他冰冷的手:“夫君,你这是真心话?”

“当然,字字真诚。”他肯定地点点头。

赵氏低声呢喃:“即便是你真的蹉跎终生,家中之事我也定会让你无忧无虑。”

“况且,陛下对你言听计从。”

杨某人揽住她的肩膀,柔声道:“今天怎么突然说这些?”他又笑问,“好像我要做坏事一样?我为何要自毁前途呢?”

见他态度诚恳,赵氏稍感安心,但想起方才目睹李将军与他密谈时的样子,仍感到心中沉甸甸。两人相依回家途中,杨某人的步伐明显慢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