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颠覆性的教诲

于是胡文霆决定仍然使用启发式的教育模式,先听听朱由检对这几个人的看法,然后再根据情况对他作出相应的指导。

于是胡文霆向朱由检开口问道:“对成基命、周延儒、温体仁这三人,你是怎么看的?”

听到胡文霆直接点出这三个人的名字,朱由检下意识的就反问了一句:“老师,史书上是怎么评价这三个人,您直接告诉我答案,然后我直接按照史书上对他们的评价来决定他们的去留不就得了,何必再费脑子在这里商量来商量去的。”

胡文霆瞪了朱由检一眼之后,严肃的说道:“史书也是人写的,你怎么知道写史书的这个人,不会在史书中掺杂进个人的好恶成份。

如果我不经过调查研究,就轻易的完全相信他们的说法,说不定到时候不仅不能帮上你,而且还可能让大明的局势更加糟糕。

好了,别啰嗦了,赶快先说说你自己对这几个人的看法,然后我再结合史书,对他们作出一个综合的判断。”

朱由检想了一下之后开口说道:“成基命这个人就是一个老好人,做事永远都是不紧不慢的,还跟朕说什么施政当缓,用老师您的话说,等他的政策推开的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在当下这个岌岌可危的乱局之中,他显然是无法担当起首辅重任的,所以朕准备放弃他。

而周延儒和温体仁这两个人,都比较能领会朕的意图,也比较会说话,尤其是温体仁这个人,他不像其它官员一样,会拉帮结派,总是以一名孤臣的形象存在,这点是让朕最满意的。”

朱由检说完这一段话之后,就用期待的目光看向胡文霆,等待他对自己的判断进行评判。

胡文霆微微一笑之后,开口淡淡的说道:“陛下,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也来说一说,后世一些史书上对你的评价。”

朱由检马上兴奋的说道:“好的,老师,不管是好话还是坏话,您尽管直说就是了,朕真的很想知道自己在人们心目中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胡文霆微笑着慢悠悠的说道:“先说好的方面啊,后世对你好的评价是:勤政爱民、生活俭朴。

这一点通过我自己最近的亲眼所见,证明史书上的记载完全属实。这也说明,陛下你在人品方面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的。”

朱由检紧接着追问道:“那不好的方面有哪些呢,老师您赶快说吧,您这样说话会急死人的。”

胡文霆依然是微笑着说道:“你刚才的表现,就是你最大的毛病之一,这不是我说的啊,是史书上就这么记载的,嘿嘿,现在我也相信了史书上的记载非常准确,一点也没有冤枉你。”

朱由检听了胡文霆的话之后,顿时愣住了,一时没反应过来,两眼呆呆的望着胡文霆。胡文霆就接着说道:

“就是你遇事容易急躁,一点也沉不住气。因此有的史书上就说你这个皇帝生性多疑,对谁都不是完全信任,还有就是生性残暴,视人命如草芥,杀起手下的大臣来,一点也有含糊。

说你容易急躁、沉不住气,我相信。但要说你生性多疑和残暴,我是持非常怀疑的态度,因为据我的亲身感受,皇帝你对我还有王公公不是挺信任的嘛。

所以说,就以你为例子,也能证明后世史书上的一些记载,不全是真实的。他们连你这个皇帝都敢瞎写,更何况是其他人呢?”

此时的朱由检已经完全没有了一名帝王的高高在上和威严,而更接近一名年轻的学子,他听了胡文霆话之后,不好意思的笑着说道:“老师,您该不是为了安慰我,而拣好听的说吧?”

胡文霆瞪了朱由检一眼之后说道:“别人可能因为怕你杀他或者想从你那里得到一些好处,不敢对你讲真话,只能拼命的去逢迎你这个皇帝。

而对于我,你应该最清楚了,我是巴不得你派人一刀砍了我,说不定就可以把我送回去了。因此,我根本没必要拍你这个皇帝的马屁,我都是有什么就说什么。

不是我吹牛,在目前的整个大明里,也就我一个人说的话最客观,最值得相信的,因为我对大明并没有任何利益方面的需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至于说得对不对,我就不敢保证了,嘿嘿,毕竟我也不是神仙,我只是在机缘巧合之下,通过作弊的手段,提前知道了一些事情的结果罢了。”

朱由检继续涎着脸问胡文霆道:“那老师你是怎么看待我这个皇帝的呢?”

胡文霆看了一眼朱由检之后说道:“要我说啊,以你目前二十来岁的这个年龄,能做到目前这一步已经非常不错了。我们后世很多人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别说是管理一个国家了,就是能完全的照顾好自己一个人,都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我认为后世史书中记载的,关于你在之前和以后犯下的很多错误当中,应该大部分都是在一些所谓朝廷重臣的忽悠下才犯的。

你虽然是一名皇帝,但毕竟也才是一名二十来岁,再怎么聪明能干,可阅历和心智方面肯定还是有些不足,所以敌不过一群老奸巨猾的老狐狸那也是很正常的事。

另一个方面的原因就是,你毕竟是从外藩继位的,因此在这之前,人来没有接受过治国理政方面的专业培训,而是完全靠自己的摸索来总结提高自己的治国理政水平。

要不是你那几位不靠谱的祖辈,把大明搞到如此糟糕的地步,在正常的情况下,以你的聪明才智外加勤奋,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摸索之后,很快就能熟练掌握治国理政的那些手段。

所以,我还是那句话,很多责任都不能算到你头上,你呀,就是大明灭亡这个悲剧中最大的背锅侠,可谁让你是大明的皇帝呢?有句俗话叫:欲带其冠、必承其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朱由检有些不甘心的问道:“老师,听您话中的意思,大明是在朕的手中灭亡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