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谁想到,人家不但啥事没有,还真的拿到了承诺的工钱。
这可不是胡说的,村里有名的几个老光棍,就是因为上工,才娶了老婆呢!
偏偏还都如花似玉,让好些人羡慕的流口水。
显然,这赚的肯定不少,否则那些美娇娘怎么会看上他们。
更可能的是,看上的是这些人上工的名额。
无他,招人名额有限,等大家察觉到官府说到做到时,已经没了上工的机会。
于是乎,好多人羡慕嫉妒恨。
尤其是那些正值壮年的小伙子,眼睁睁错过了时来运转的机会,肠子都悔青了。
“卧槽,兄弟你跟我说个实底,哪里有上船的机会,我也要响应官府的号召,去开疆扩土。”
“对对,经商的路子也可以,我算是看透了,有那么多奴隶在,耕作是一点前途也没有啊~”
“没毛病,要说这世道好了,好到种田是奴隶的专属,咱们确实要与时俱进…”
“听说县城建道路,要修建什么水泥工厂,这次我说什么都要报名。”
这样的事情在大乾各地发生着。
无处不在的红利,只要努力就能参与其中,并有了不得的收益,谁能放弃?
当然,所有人更清楚,这一切都是来自隐学,也来自共隐会。
那个朝廷最强、最狠辣的新政党,却是最为百姓着想。
只不到一年的时间,共隐会便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深入人心,被所有大乾百姓所称赞。
至于儒家,江湖,地主,甚至佛道教派和江湖人,都销声匿迹,仿佛从来没有出现过。
如此喜人的成绩,自然鼓舞着共隐会的所有人。
改革立竿见影,得到如此认可,就证明方向没错。
隐学官员自然更加卖力,那些专程分析政务的人,也更加激进大胆。
每一份最新报告被拿到议会后,更是毫不迟疑地全票通过。
甚至很多人当场提出,步子迈的更大些,应该采取更加激进的方式云云…
可这就苦了王成道。
作为隐学带头人,虽然隐学比预期的发展快很多,共隐会也是众志成城,但他却越来越不安心。
欲速则不达,发展的太快也未必是件好事。
往大了说,儒学或佛道、豪绅地主之流,虽然销声匿迹,但很多都是隐匿了起来。
指不定在某天,趁着大乾出了状况而死灰复燃。
现在越平静,日后的反扑就会越激烈。
往小了说,就是根基未牢,很容易有崩塌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