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北方部落逐渐转变为半牧半农,既可以减少对草原的依赖,也可以增加粮食产量,还可以安置不断增长的人口。”
众臣听闻李侃一番话语,皆恍然大悟,裴严恒钦佩地说道:“陛下深谋远虑,此乃造福千秋万代之计。”
李侃神色严肃:“裴少卿,此次出使黠戛斯责任重大,你不仅要传达朕的善意与期望,更要仔细考察当地的风土人情,尤其是那些适合开垦耕种之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裴严恒恭敬应诺:“陛下放心,微臣定不辱使命。”
李侃转过身,又指着地图道:“此次你们经伊吾(哈密)北上,沿途绘制地图,标记大的河流与湖泊,寻找适宜建城之地。”
裴严恒有些惊讶,“陛下打算在黠戛斯境内筑城?”
李侃点头道:“黠戛斯称霸漠北仅十余年,究其原因就是逐水而居,没有对各部落施行有效管理。”
“牛马需要驯化,人也需要教育,伊吾距离黠戛斯王庭尚有三四千里,中途皆草原荒漠,物资运输不便,行商也很艰难。”
“为了将北方部落分割教化,促进商业发展,筑城势在必行!”
“从伊吾向东北行进,每百里设一大型官驿,五百里设县筑城,一千里设州筑城,黠戛斯王庭按照中州的规模修筑城池。”
“按照朕的初步设想,伊吾至王庭共建造四座州城,四座县城,三十个馆驿,三座军镇!”
户部尚书孙偓瞬间有些头大,“陛下,这....这可不是一笔小钱啊!”
李侃看向众人,神色严肃:“朕知此事不易为众人所理解,但朕希望诸卿日后行事之时,莫要只看眼前利益,我大唐若欲长治久安,必得以长远眼光布局天下。”
“修筑城池一是为了有效治理各部落,二是为了防御外敌,三是方便行商!”
“相比起北方的稳定,这点钱算不得什么,五年或十年之后征收的税赋足够填补这次的开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