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歆最终还是登上了前往荆南的使船。
他将作为大汉天子使臣的身份,前往武陵,去见士颂。
看着江水东流,滔滔不绝,华歆的内心也是感慨万千。
当年他得到了曹操的一份征辟书信,觉得自己可以在朝廷中央任职,那自己的前途,自然是比跟着士颂这种地方割据的诸侯要更加光明。于是他毅然离开了士颂,投靠曹操。
而且,到目前为止,他华歆的选择,似乎也没有错。
曹操横扫北方,士颂一败再败,荆北三郡基本算是丢了,汉中郡东面也丢了。
如今曹操百万大军南下,士颂的根基所在,荆南四郡只怕也难以保全。
未来,他怎么看,都是曹操一统天下,他华歆顺势而为,好好辅助曹家子弟,未来,说不定还能混个开国从龙之功,恩泽后世。
但即便事实就是这样,但他的内心,总觉得不安,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头。
尤其是现在过江去见士颂,这种感觉越发的强烈。
好像他所有的期望,都会因此而发生改变似的。
等到船到了武陵,他不好的预感,立刻成真。
明明是天子使臣,明明是带着曹操的劝降书来的他。却根本见不到士颂!
“嘿嘿,你就是华歆,那个带头叛变,外貌看起来道貌岸然,内心却一心想着功名钱财的老小子?”
早就得到消息的楚国这边,迎接华歆的人群之中,居然没有一个文人,而是清一色的武将,似乎是士颂有意给他下马威。
而这群武将的品级,也都不高,刚才张开说话的人,不过是个百人将级别的领队。
这人一身腱子肉,手持一把长斧,脸色不善,给人的感觉,似乎想要把华歆一斧头给砍了。
华歆立刻明白,这是士颂要给他下马威,当即也摆正姿势,拱手说道:“我乃天子使臣,来见大汉天子之臣,楚侯士颂。士颂号称儒学传承所在,麾下将士,难道连忠君爱国的道理,都不懂吗?”
“哈哈哈哈,子鱼先生何必和我们这群武夫争论忠义之心。”那百人将身后,走出一位年轻将领,正是荆南本地出身,最近声名鹊起的楚侯府列校尉唐瞬。
虽然只是一个普通校尉,在楚国体系之中,不过是个中层武将,但他唐瞬和黄忠之间的“爱恩情仇”,那是传的沸沸扬扬,如今更是被黄忠收为义子。
快刀神箭,早有“小黄忠”之名。
加上还是荆南出身,父子两代都是士颂死忠,这样的身份在荆南,那是极其有市场的。
周围的将士们见到他,立刻躬身后退,对他行礼。
华歆当年叛走的时候,唐瞬的名声还没有起来,所以华歆对他并没什么印象。
但见唐瞬话里有话,而且身份不低,也简单地拱手算是见礼了。
“我们这些粗人,读书不多。只知道楚侯大恩,对我们荆州百姓也好,中原流民也罢,给了我们活路,给了我们希望。我们既然领了楚侯的差,就要为楚侯尽全力办事。”
“绝不会和某些人那样,半途而废,见风转舵。只会权衡利弊,找些冠名堂皇的地理由,为自己叛逃开脱。即便曹贼百万大军来攻,我们也将上下一心,决死一战。报道楚侯,也不愧对自己的一颗良心。”
唐瞬的话,字字讥讽,虽然没有指名道姓说他华歆是叛徒,但华歆越听越是恨。
刚要发作的时候,唐瞬忽然手一挥,说道:“先生既然是天子使臣,我们楚国自然不会无礼,楚国仆马良,楚督蛮史孟光,已经在驿站内等候了。还请先生随我一道前往,我等粗汉,自当为先生开路。”
开路?不过是押送的另外一种说法罢了。
从华歆的角度来看,士颂这种不按套路出牌的人,若是在开战时候拿他祭旗,也不是不可能的。
想到这里,华歆的气势顿时退了三分,没有去和唐瞬针锋相对,而是老老实实地坐上了唐瞬为他准备的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