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解释解释!

黎紫叹了口气,满脸遗憾地摇了摇头:“可惜了。”

随后,她忽然一脸认真地看向罗杰,语气郑重其事地说道——

“本来我觉得,你和祝如烟整这些事,是纯属吃饱了撑的。”

“但刚才,我发现自己错了——你们做的事,真的很有意义!”

“下次我们直接冲小日子,把他们那些歪曲的历史都撕个干净!”

罗杰看着她兴奋的样子,不禁勾唇一笑:“别急,精彩的还在后面呢。”

“等发布会一结束,你就等着看吧,网上的那些妖魔鬼怪,肯定急不可耐地跳出来给‘主子’洗地,结果被现实狠狠打脸的狼狈模样,绝对比这还精彩。”

罗杰的预测几乎一字不差地应验了。

发布会结束后的几天里,简中网络上突然冒出一大批推文,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配方。

有的直接打直球:

【隔壁发现的高句丽遗址,是否证明他们的历史比我们更久远?毕竟我们在崖山之后文化断层了,而他们的文化却一直传承至今。】

有的借机攻击国内考古专家,顺势转移矛盾:

【那些信誓旦旦说高句丽只是地方政权的专家们呢?怎么不吭声了?有些人,该醒醒了!】

更有无脑贬低本国文化的:

【我看敦煌壁画也就那样,画的全是佛像,没什么稀奇的,还不如隔壁的壁画更有历史感!】

舆论来势汹汹,甚至连国内考古圈的专家都忍不住下场反驳。

罗杰在朋友圈刷到了研究敦煌壁画的马教授,特意写了篇长文,详细解释高句丽古墓壁画与敦煌壁画的区别,并提醒大家不要被带节奏。

眼看风向愈演愈烈,就在这时——

《考古周刊》突然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斩钉截铁:

《棒子一词的真正来源——高句丽古墓壁画发布会解析》

文章以清晰的逻辑,详细复盘了发布会当日的所有内容,并深入剖析了壁画中的细节和文字。

尤其是——那串“鬼画符”。

最后,文章结合史实,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

“请问大寒冥国的朋友们,你们究竟是不是唐太宗赐名的‘棒子’的后代?能不能给个明确的答复?”

由于《考古周刊》是全球知名的学术期刊,这篇文章第二天就被翻译成多种语言,直接送进了大寒冥国“国家遗产厅”领导的邮箱。

当天上午,领导刚陪着财阀公子打完一场高尔夫,神清气爽地回到办公室,随手点开了邮件。

然后——两眼一黑。

“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伟大的大寒冥国人民,怎么突然成了‘高丽棒子’?!”

“什么?!文物上写的吗?!”

“不是早就交代过,发布会的文物上不能出现汉字吗?!是谁干的好事,把我们祖宗的黑历史都曝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