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请你喝孟婆汤

难道是徐恩曾来了?

来报复?

立刻提高警惕。

寻找退路。

果然,找到一条隐藏的逃生之路。

之前没有注意到,进入陶家以后,才有所发现的。

找到退路,内心大定。目光静悄悄的盯着大门口。

四个白点来到陶家祖屋门口,停车。下车。有人捧着一把白花进来。礼节倒是很足。

好家伙,带头的也是一个熟人。但又不是很熟。

谁?

丁墨村。

以前的党务调查处主任。

现在的邮检处(三处)处长。

以后的76号狂魔……

满腹疑惑。

这个陶东成,到底是什么大人物?

一个马上风挂掉的家伙,居然连丁墨村都叫来了?

杜月笙派人来吊唁,已经是非常奇怪。没想到,现在丁墨村居然出现在这里。

但是看样子,丁墨村似乎也是轻车简从。只有一辆车。三个手下。势单力薄。

虽然都有枪。但是,和他张庸相比,完全可以忽略。

就四个人,随便送上西天。

躲在角落里,默默的观察。

丁墨村进来以后,和陶家人挨个打招呼,跟着就和一个日谍闲聊起来。

看样子,他似乎是来找这个日谍的。

难道从现在开始,丁墨村就和日谍暗中有来往了?

不奇怪……

汪精卫还和日谍暗通款曲呢。

如果不是现在就有来往,以后又怎么可能那么快投靠日寇?

张庸准备开溜。

然而,才刚刚行动,就发现事情不对。

丁墨村居然朝着他走来。

张庸内心暗骂。这个老狐狸,早就发现自己了。

玛德。自己还是菜鸟啊!

这些老牌特务,真特么的狡猾。居然早就察觉到自己在附近了。

神色不动。

反正丁墨村只有四个人。他有两百个。不怕。

奇怪。

丁墨村居然挤出一丝丝笑容。

张庸情不自禁的有点毛骨悚然。没办法。他从来都没有见过丁墨村笑。

这个家伙,应该是从来都不会笑的。是个冷面恶魔。

暗暗检查随身空间。不怕。里面有大量的武器弹药。

光是柯尔特M1911就有两把。

可惜,汤姆森依然还是无法放入随身空间。否则,他一定会放一把原版进口的汤姆森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组长也来扬州了?”

“我来不奇怪。倒是丁主任大驾光临,似乎有些意外。”

“扬州发生那么大的事,我如果不来,岂不是显得孤陋寡闻?汪院长也会怪罪我失职不是?”

“大事?”

张庸暗暗狐疑。

扬州什么大事?

陶东成?马上风?这也算是大事?

还有,你特么的不要动不动就拿汪院长说事?我还有侍从室的通行证呢!

你看我骄傲了吗?

我有整天将委座挂在嘴边吗?小人得志……

“张组长似乎不知道?”

“我来办其他的事。对什么大事,确实不了解。”

张庸实话实说。

在这些老牌特务的面前,懒得撒谎。

轻松被揭穿之余,自己还没办法圆谎。到时候不上不下的,只有尴尬。

“那张组长恐怕是要适逢其会了。”

“是吗?”

张庸内心暗暗的骂娘。

你狗日的丁墨村。就是不肯告诉我,扬州到底有什么事。

这种事,找一般的老百姓是肯定打探不出来的。他们根本不知道。可是,他在扬州,人生地不熟,完全没助力啊!

要说打架、斗殴,他倒是有一大群人。武器弹药也充足。唯独没情报来源……

就在这时候,一个黄点进入地图边缘。

张庸眼神一闪。

自己没有情报来源。红党有啊!

红党在扬州的地下组织,应该知道扬州最近发生什么大事吧?

好,先去找红党打探打探。

但是,不能将丁墨村带去。

“我忙完就要回去的。”张庸随口说道,“我只对日谍有兴趣。”

“可惜啊,这边没有张组长的英雄用武之地。”丁墨村皮笑肉不笑,“张组长这样的天才,还是回去国都比较好。”

“你说的对。如果没什么事,我就去忙了。再会。”

“再会。”

丁墨村依然是皮笑肉不笑。

张庸转身离开。

出门。暗暗的跟着那个黄点。

他远远的跟着。黄点并没有察觉到自己被跟踪了。

最终,黄点进入一家餐馆。张庸也跟着来到。抬头。招牌的名字叫煌记东坡肉?

狐疑。东坡肉和扬州有什么关系?好像没关系吧。

算了。不管了。

确定黄点就是餐馆的老板。

里面还有一个伙计。但是伙计并没有显示黄点。

整个餐馆里面,也没有武器标志。

行,这样最安全。

进入餐馆。

伙计有点为难的站起来,“客官,我们要打烊了……”

张庸点点头,拿出五个大洋,整整齐齐的排在桌面上,然后坐下来,平静的说道:“你们老板刚回来,我看到的。叫他出来。我有事和他说。”

“好的。”伙计答应着,准备去叫老板。但是走了两步,又回头说道,“可是,客官,我们真的要打烊了……”

张庸没回答。

心想这个伙计真不会说话。

难怪没有加入组织。估计是嘴碎的毛病还没改。

白点走向后面,带着黄点出来。

是一个中年人。四十来岁。相貌普通。微微发福。

如果没有地图提示,估计谁也想不到,他是红党。

老板看到张庸,神色如常,笑容可掬,“客官,您要吃些什么?”

张庸掏出一把驳壳枪,放在桌面上。

伙计的眼神顿时紧张。

老板却是见怪不怪的。

“我叫张庸。是复兴社特务处的。第一次来扬州。五个大洋。有什么好吃的。给我弄一点。”

“好的。我马上去。”

“等等。你先告诉我,最近扬州有发生什么大事?”

“大事?”

“对。我有好几个同行都来了扬州。包括党务调查处的徐恩曾都来了。还有以前也是属于党务调查处的丁墨村,也都来了。这几个家伙,轻易是不会出动的。扬州肯定是有什么大事。”

“这个,长官,我真的没有听说……”

“不可能吧。刚才我在陶家祖屋里面,还和丁墨村见面了。他说了这边有大事要发生的。”

“这个……”

老板为难的欲言又止。

内心暗暗的惊讶。

徐恩曾居然来了?丁墨村也来了?

这两条大毒蛇,什么时候来的扬州?他居然还不知道。

要出事啊!

“老板,你叫什么名字?”

“啊,长官,小的叫陆煌。陆地的陆,火字旁,皇帝的皇。”

“就是门口招牌那个?”

“对。”

“那行。我还要在扬州逗留一段时间。如果有空,我就在你的餐馆吃饭。”

“谢谢长官。不过,五个大洋,多了,多了。我们没有那么贵重的酒菜。”

“没事。多余的钱,就留在你们餐馆。我来的时候接着用。”

“那好。长官稍等。我马上去炒菜。”

“去忙吧!”

张庸点点头。

陆煌于是转身去了。悄悄朝伙计打眼色。

伙计跟着陆煌进去后厨。一会儿又出来。

小主,

张庸装作完全没在意。

忽然,一个黄点,还有一个白点进入地图边缘。

黄点是谁不知道。但是白点有标记。是曹孟奇。

“嗯?”

张庸内心顿时打了一个突。

居然是曹孟奇?

他怎么出现了?

他要去哪里?

暗暗狐疑。

然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曹孟奇居然是向餐馆这边来的。一直跟着那个黄点。

皱眉……

难道……

他们要来这里?

陆煌也是地下党。他们是来找陆煌的?

有可能。

可是,自己在这里……

唉,这个老曹,来的真不是时候啊!

你一来,我就得走。

否则,咱们在这里见面,会非常尴尬的。

没办法,只好自己先走了。

于是站起来。

对伙计说道:“我还有要事。今晚先不吃了。饭菜记我的账上。送给其他客人吃吧!”

伙计:???

还没听清楚,张庸已经走了。

陆煌在里面听到了,拿着锅铲走出来。发现张庸已经消失在黑暗中。

“这家伙……”

他内心暗暗嘀咕。

感觉有些不对。但是又不知道哪里不对。

张庸怎么忽然间跑自己的餐馆来?是嗅到了什么风声吗?这家伙是复兴社特务处的啊!

无论是党务调查处,还是复兴社特务处,都是红党的敌人。

扬州,难道真是要发生什么大事?

天亮了。

张庸迷迷糊糊的醒来。

有钱的最大好处,就是不会亏待自己。

吃好的,住好的。

后半夜,直接包了一个旅社。

扬州这个地方,行脚商人还是非常多的。旅社也多。

都是小旅社。没什么现代化的酒店。

单纯就现代化而言,和上海完全无法相比。电话也极少。

甚至都没办法打电话回去金陵,或者上海。因为没有开通相应的线路。有事只能发电报。

落后啊……

那些大商家也不出点钱升级升级城市……

钱是赚到了。但是,感觉都埋起来了?舍不得拿出来使用。白白的浪费了。

躺在床上,默默检视地图。

发现好多的黄金标志。但都在豪门大户里面。

地图虽然没有标注名称。但是从建筑物的架构来看,肯定不是一般的人家。

在地图的西北角,还有两个黄点,两个白点。

那里,就是煌记东坡肉。

其中一个黄点,就是陆煌。那个地下党。可能是负责人。

一个白点就是曹孟奇。有标注的。

另外一个黄点,应该是带曹孟奇来的地下党成员。

还有一个白点,应该就是那个嘴碎的伙计了。伙计一直在靠门口的位置。

不用说,这是外围警戒。是望风。

如果是有敌人到来,可以及时提醒。以免被敌人偷袭。

自己已经告诉陆煌,徐恩曾和丁墨村都来了,他应该不敢疏忽大意吧。那可是两条大毒蛇。

幸好一夜无事。

在黎明前,那个红党又带着曹孟奇离开。消失在地图外面。

煌记餐馆,又回复了往日的平静。

“找到了。”

吃早餐的时候,夜莺回来报告。

她很积极。昨晚后半夜一直都在忙碌。张庸也由得她。

反正她的退路已经断绝,是不可能有其他想法的。即使有,他张庸也无所谓。这个女人对他无关紧要。

“在哪里?”

“太仓路。”

“好。”

张庸立刻带人赶往太仓路。

果然,刚刚靠近太仓路,就发现了密密麻麻的武器标志。

同时,在武器标志中间,还有五个红点。

每个红点都携带有武器。

静悄悄靠近。举起望远镜观察。

发现这是一个仓库。外面没有任何标志。

大门紧锁。仿佛没有人活动。但是,里面却隐藏有五个日谍!

还带枪!

毫无疑问,日谍的窝点就是这里!

得,开干。

“杨团长!”

“宋参谋长!”

张庸当即部署攻击。

仓库里面只有五个敌人,问题不大。

就算个个都是兰博,也用密集的子弹弄死他。关键是院墙。

这个仓库的院墙很高,最矮的地方也在四米以上。表面都是光秃秃的。没有借力的地方。很难攀爬。必须用梯子。

然而,使用梯子的后果,就是有可能被发现。然后被里面的人射杀。

但是,这个问题,张庸能解决。

他很快就找到五个日谍的死角。然后安排梯子。

同时,向首批爬梯子的队员,说明五个日谍的位置。让他们心中有数。

他在地上画草图。将仓库的基本轮廓描述出来。

然后用五颗石头,表示五个敌人的位置。并且推测枪响以后,日寇可能的运动。

为了确保可以从不同的方向夹击日寇,所以,在四个不同的方向都安排了梯子。

无论日寇怎么运动,都不可能全部躲过。

小主,

原则只有一个:

“全部击毙。”

“不用留活口!”

“先敌开枪。”

张庸反复强调。

不能给日寇反击的机会。

上来就干。

直接干死。

让日寇死了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就是要简单粗暴。

行动。

上官庆等人开始爬梯子。

他们清一色的装备汤姆森冲锋枪。火力轻松覆盖日谍。

“上!”

“上!”

众人鱼贯而上。

很快爬到墙头。

张庸默默监控地图。发现里面的红点很快动作。

果然,都是专业的日寇。反应很快。

“嗒嗒嗒……”

“嗒嗒嗒……”

连续枪响。

都是汤姆森冲锋枪的声音。

一个红点消失……

又一个红点消失……

“嗒嗒嗒……”

“嗒嗒嗒……”

继续是汤姆森的枪响。

是来自其他的方向。他们从背后夹击日寇。

又又一个红点消失……

又又又……

很快,五个红点全部消失。

好!

全部干掉了。

自己的安排果然不错。

“停止射击!”

“停止射击!”

张庸在围墙外面发出指令。

上面的人将梯子搬上去,放到院墙里面,然后进入仓库里面。

很快,仓库的大门被打开。其他人蜂拥而入。

张庸也跟在人群背后进入。

仓库里面已经没有危险。五个日寇都被全部打死了。

尸体很快被集中起来。上官庆在检查。

“组长。你看。”上官庆拿着一把手枪过来。是德国人的瓦尔特PPK手枪。

“好东西啊!”张庸赞叹的点点头。

这些日谍,还真是有本事。搞到那么多的德国PPK手枪。

不过,这种手枪,平时隐藏使用还行。如果是要面对面的对抗,那就不太好。火力不足。

在汤姆森冲锋枪的面前,瓦尔特PPK完全就是玩具嘛!

行,开始刮地三尺!

看看在这个窝点里面,到底隐藏了多少物资。

地图显示没有黄金标志。只有武器标志。有点失望。希望武器弹药的数量不要太少……

动手!

几个武器标志一起挖!

结果……

“组长!你看!”

“组长!这边!”

“组长!有了!”

叫声此起彼伏。都挖掘出了成绩。

日寇在这个窝点里面,的确隐藏了大量的武器弹药。

其中数量最多的就是马四环步枪。足足有五百多支。

然后是捷克式轻机枪,有五十多挺。

然后是喜闻乐见的驳壳枪,有差不多三百支。

还有大量的子弹。

其中,7.92毫米毛瑟步枪弹的数量最多,可能有十几万发。

驳壳枪子弹也有两三万发的。

基本上,装备一个团是没问题的。这个团的火力还相当不错。

然而,张庸情绪并不高。

不能只有武器弹药啊,多少得给点钱财啊!

你丫的没有黄金,给点大洋也好啊!即使银票没有,现大洋也行啊!我不嫌弃的……

然而……

没有。

一个大洋都没有。

无论怎么挖地三尺,始终没有任何大洋。

“玛德……”

“扬州的日谍这么穷?”

张庸不免悻悻。

再多的武器弹药,也和他无关。

武器弹药贪污来有什么用?他又不是带兵打仗的军队指挥官!

尤其是这种德式装备,和他准备武装的空警四团是完全不搭边的。空警四团目前装备的,都是美式武器。

两者弹药不兼容,肯定是不能混到一起的。

“组长,保安团的人来了。”

“知道了。”

张庸将心思收回来。

刚才响了枪,肯定惊动当地的保安团了。

亮明身份。

保安团团长韩守春急急忙忙的赶来。

“张组长……”

“韩团长。”

韩守春表现的非常规矩。

对方是复兴社特务处的。他是知道这个名字的。

惹不起。

都是瘟神。最好不要沾惹。

本来是想着来打个招呼,然后就闪人。装作什么事都不知道。

然而,偏偏是张庸将他给拉住了。

“韩团长,扬州最近是要发生什么大事吗?”

“大事?张组长,你指的是什么?”

“我听人说,扬州要发生大事。但是我不知道是什么事。”

“莫非,他们说的是耿专员来的事?”

“什么耿专员?”

“哦,是执行部来的。说是来扬州核查和日本人勾结的事。”

“谁和日本人勾结?”

“我也不清楚啊!他们都没说。但是扬州的各个商家,似乎都挺紧张。”

“原来如此。谢了。”

张庸半信半疑。

之前那谁,不是说没有人和日寇勾结吗?

怎么又冒出一个耿专员?

而且,调查和日谍勾结,好像和执行部没什么关系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执行部是党务那边的。

怎么是执行部派人来?

本着怀疑一切的精神,总是感觉这件事不对劲。

可是,韩守春对这件事了解的也不多。无法提供更多的信息。张庸只好作罢。

派人去通知陈书童,将所有的武器弹药搬上炮艇。运走。

随后,张庸带着队伍返回旅社。

完成任务的速度太快,总是感觉有些不太尽兴。

确切来说,是没有捞到什么油水。有些不甘心。

按理说,扬州的日谍,不应该那么穷啊!自己之前都没有洗掠过他们……

忽然有人来报。

“组长,外面有人找你。”

“谁?”

“他说是申家的。叫申仲通。”

“申家?”

“是的。”

“请他进来。”

张庸收回心神。

既然韩守春不知道,那就问其他人吧。

正好,申仲通来了。或许可以问问他。

片刻之后,一个中年男子进来。手里提着一个礼盒。没有带其他人。

张庸本来冷漠的脸,自然而然的绽放出笑容。

有礼物?

好,好!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他喜欢!

“张组长……”

“阁下是……”

“鄙人申仲通。”

“请坐。”

“张组长,这是小小敬意,不成意思。”

“客气了。”

张庸将礼盒接过来。

不动声色的打开一条缝观看。发现里面都是银票。

是银票。不是盐票。

数量不多。但是也有三千大洋的样子。

呵呵。这个申家,看来有比较棘手的事情想要找自己。

三千大洋,做见面礼确实不少了。

将礼盒合上。

“申老板,礼物贵重了。张某惶恐。还请申老板明说,到底要张某做什么?”

“我三弟被杀了。听说张组长非常擅长调查凶案,所以,特地来请张组长主持公道。事成之后,必有重酬。”

“哦,原来这么一回事啊!”

张庸点点头。然后将礼盒收起来。放在自己后面。

他想到应该是这件事。果然。既然如此,这三千大洋,他就收的心安理得了。

杀人的是日谍。将日谍挖出来,自然就可以交差了。

反正,就算是没有钱,他也会对那些日谍动手的。一个都跑不掉。

他还没来过扬州刮地皮。这边的日谍肯定没那么穷的。就看他们是将钱财藏在什么地方了…

“行,这件事,我答应了。”张庸爽快回答。

“那就谢谢张组长了。”申仲通急忙抱拳行礼,然后深深鞠躬。

“请坐。”

“谢谢。”

“申老板,我问你个事。耿专员是来做什么?”

“他……”

申仲通脸色古怪,欲言又止。

张庸歪头看着他。

奇怪,这里面还有什么难言之隐不成?

“申老板,这对我查案很重要。”

“其实,也没有什么。就是耿专员要我们捐献一点……”

“捐献?”

“是……”

“捐献多少?”

“每家一百……”

“一百万?大洋?”

“是……”

申仲通的脸色越发古怪。

张庸歪头看着对方。没有说话。而是在判断真假。

感觉有点荒诞……

每家一百万?大洋?谁这么牛叉?

须知道,就算是委座,也只是要了杜月笙十万美元。也没有一百万大洋啊!

何况是杜月笙自己犯事了。被他张庸抓住了鸡脚。

如果没有这事,也无法开口。

凡事都得找个由头。正所谓,师出有名,才好说话。

结果在扬州这里,有人狮子大开口,开口就是一百万。八个商家,那岂不是八百万?

玛德……

简直是令人眼红的数字啊!

“谁要的?”

“这……”

“你们也不知道?”

“那个,耿专员是执行部的。执行部又是行政院的……”

“哦?”

张庸眼前一亮。

行政院?姓汪的?吃相这么难看?

一家就要一百万。八家就是八百万。如果还有一些小的,岂不是有一千万?

美得你!

一个小小的扬州,就想刮走一千万!做梦!

这件事,他张庸不知道也就算了。但是,他张庸知道了,那肯定得插一脚。他姓汪的一毛钱都得不到。

“伱们准备给了?”

“我们……”

“耿专员有什么手段?”

“日谍猖獗。耿专员说了,执行部也是要用这些献金,专门和日谍作斗争。如果我们不给,那我们的安全就无法保证了。以后日谍会更加猖獗……”

“耿专员真是这么说的?”

“是……”

“那他有没有告诉你,抓日谍,我才是最专业的?”

“这个……”

申仲通欲言又止。

张庸于是知道,自己被忽略了。

不用继续问了。他已经明白这里面的套路了。

各种刮钱套路,他也懂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太阳底下没新鲜事。华夏几千年,这个套路不知道被人用了多少次。

先制造焦虑。然后提出解决办法。

扬州以前有没有日谍?不重要。重要的是,日谍现在来了。

“狼”来了……

扬州本地的羊群被威胁了……

陶东成马上风死了。申仲昱又被暗杀。可能还有一些其他事。

对了,还有曲樱在街上被“日谍”绑架。

这些事情都在表明,日谍非常“猖獗”。

如果没有执行部的保护,你们这些商家,可能都会被日谍全部干掉。

人人自危。

人心浮动。

为了自身的安全,各大商家,只好忍痛捐献。

然后,姓汪的拿到钱财了,和日谍二五分成,然后日谍暂时消停了。

等什么时候又缺钱了,又重复这个套路。

玛德,都是人精啊!

急忙拿出小本本,认真记录在案。

这是用了几千年的套路。说不定自己什么时候也用得上。

贩卖焦虑。制造焦虑。

贩卖日谍。制造日谍。

扬州或许之前没有多少日谍,但是,现在纷纷涌来……

“陶东成怎么死的?”

“他……”

“被人设计了?”

“我不知道。只是猜测。”

“那个女人在什么地方?”

“怡红院?”

“扬州真的有怡红院?”

“有啊!老牌子的。但是现在没什么新货……”

“这个你不用详细介绍。我现在就去怡红院。”

“不是。张组长,你不是应该首先调查我三弟的死因吗?”

“可能都是一伙人。估计设计陷害你们的。”

“还是张组长聪明。”

“好说。”

张庸含笑回应。

对方也是人精。使劲儿给自己戴高帽。

我很聪明?

第一次听人这么夸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