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家提出来的。”她的声音刚落,一道声音从大殿门口响了起来。
随着这道声音,阮卿带着开罗的欧世子走了进来。
随着他们一同进来的还有两个宦官,他们手里抬了一个箩筐。
箩筐里装的半筐形状和白萝卜差不多,上面还带了些泥,但是颜色和萝卜完全不同的东西。
“见过太后。”众臣看到阮卿,下意识地朝她行礼。
“众卿不必多礼,不是哀家想破坏规矩,擅自插手朝堂上的事,而是番薯和土壤缺氮磷钾的问题都是哀家提出来的。
若我不站出来和大家说清楚明白,你们就会吵得没完没了。
马上就要春耕了,咱们大熙的粮食增产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没有时间让你们在这里没完没了的掰扯。
小主,
不过土壤缺肥改良的事,你们也不懂,和你们说了也是白搭,这个事由户部来负责即可,咱们来说说番薯。
此物就是欧世子在外番发现的番薯,煮熟蒸熟或者做成粉条,都能当成主粮。
也可以当成水果生吃,不过生吃对身体不好,口感也很一般。
哀家已经着人送了半筐到御膳房,让他们蒸好拿出来给大家品尝,应该很快就能送过来。
郑大人,你似乎对开海禁有很大的意见,说说你的理由。”
阮卿扫了众人一眼,先指着身边的半筐红薯介绍了一番,接着将视线投到兵部尚书郑大人身上。
面对崔至清半点不怵的郑尚书,被阮卿当面一逼问,顿时涨红了一张脸,却吐不出一句话来,尤其是看到摆在面前的半筐番薯后。
之前跟着反对的工部尚书和吏部尚书也下意识的垂下了视线。
“你不肯说,哀家来帮你们说,不就是固守自封,不相信自己没见过的东西嘛。
第一个新作物,番薯已经摆在面前,没一会儿你们都能尝到味道,想必不需要哀家再证明什么。
第二个,土壤改良和粮食增产,可以让户部划一块试验田出来,用不了几个月,你们也能看见成果。
有这两件事摆在眼前,还不能让你们有勇气试着去开海禁,通河运,发展贸易?
还是说,有些人担心海贸和河流一旦正式发展起来,会断了你们的财路?”说到最后一句,阮卿的语气陡然提高了数度,里面蕴藏的杀机几乎掩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