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时阳光,温柔地穿透御书房的窗棂,斑驳光影中,李夜挺拔却卑微的身影跪得笔直。
此刻,一串沉稳而略显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张阿难悄无声息地行至李夜身旁,
随之跪坐,轻声细语:“王爷,时至午时,该用膳了,您请起身吧?”
李夜未动分毫,只轻轻摇头,嗓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张公公,
您的好意我心领了,但若陛下不允我出征之请,我这膝盖,怕是难以离地。”
张阿难闻言,不禁长叹一声,语气中满是关怀与忧虑:
“殿下啊,您金枝玉叶之躯,怎可因一时执着而伤及根本?这于国于家,皆是损失啊。”
李夜沉默,头颅依旧低垂,似是与内心的决意进行着无声的较量。
张阿难见状,一时语塞,目光中流露出几分犹豫与不忍,
御书房内,唯余阳光与时间的低语,缓缓流淌。
张阿难微微一顿,神色中带着几分恳切:“殿下,您也需体恤陛下的苦心。
他历经波折终得与您相认,实是再难承受失去您的痛楚。
战场上风云变幻,生死无常,陛下心中对您满是挂念与不舍啊!”
李夜闻言,缓缓抬头,目光坚定:“张公公,烦请您转告陛下,
无论我身负何种身份,我始终是大唐的子民。
国难当前,我与百姓、士兵并无二致。
此番战役,我誓要出征,否则恐将酿成重大伤亡!”
张阿难深知自己言辞已尽,难以动摇李夜之心,遂长叹一声,
恭敬地行了一礼,缓缓退出了那庄严的御书房。
李夜仍旧固执地跪在那里,任由时光悄无声息地流逝。
就在这时,一串急促而坚定的脚步声打破了御书房内的沉寂,
一位身着华丽宫装的妇人匆匆步入,她的面容中带着几分焦急与心疼,
径直走到李夜身旁,轻轻执起他的臂膀,柔中带刚地说道:“夜儿,快些起身吧,
你这样是要让娘心碎吗?娘一得知你长跪于此,心便如刀绞一般。